真相顛覆認知 牛油比植物油更健康?

牛油是高度穩定的油脂,適合高溫烹調。(123RF)
牛油是高度穩定的油脂,適合高溫烹調。(123RF)

文/楊景端(紐約北方醫學中心行政總裁)、王佳宜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伯特·甘迺迪呼籲,速食業者用牛油取代植物油來炸薯條。牛油真的比植物油健康嗎?本文帶大家重新審視食用油脂,幫助大家做出更健康的選擇。

過去幾十年,植物油一直被認為是健康飲食的代名詞,因為葵花籽油、菜籽油、葡萄籽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然而,大多數精煉的植物油富含ω-6脂肪酸,在高溫烹調下容易氧化,形成脂質過氧化和自由基,這些物質與罹患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甚至阿茲海默症風險有關。

研究顯示,對於標示含有ω-3、ω-6和ω-9的市售植物油,隨著加熱時間延長,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顯著降解,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增加。反式脂肪攝入量過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胰島素抵抗的風險。

特別是那些被認為健康的沙拉油、炒菜油,當加熱超過攝氏180度時,已經開始變性。因此,日常炒菜所使用的油,可能正在悄悄損壞你的身體。

常見的健康油類

· 牛油:
高度穩定的油脂,適合高溫烹調。它在高溫下產生的有害物質比植物油少,氧化的速度也更慢,可能比植物油更穩定、更安全。

· 椰子油:
富含中鏈脂肪酸,容易被身體吸收,轉化為能量。椰子油適合代謝偏弱、能量需求比較高的人。但膽固醇偏高的人,就不適合大量攝入椰子油。

· 橄欖油:
地中海飲食的核心,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但橄欖油不適合高溫烹調,高溫爆炒容易導致脂肪變性。

平衡脂肪結構

維持脂肪結構的平衡,才能實現真正的健康,關鍵在於ω-6與ω-3的比例。近三十年來,在現代飲食結構中,ω-6如玉米油、大豆油攝入過多,ω-3攝取量減少,使ω-6與ω-3的比例失衡,從理想的1:1,升高至20:1甚至更高。這種失衡導致超重與肥胖顯著增加,以及增加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

此外,無論使用牛油、菜籽油,還是其他的油脂,高溫油炸都會對健康造成損害。當油溫超過攝氏200度時,無論是牛油還是橄欖油,都可能產生反式脂肪、丙烯醯胺等有害物質,長期攝取會加速自由基損傷、細胞老化,以及引發慢性炎症。

因此,建議用蒸、燉、慢煎等低溫烹調方式,最大程度的減少油脂氧化對身體的傷害。

大多數精煉的植物油富含ω-6脂肪酸,高溫烹調下易氧化,形成脂質過氧化和自由基。(Shutterstock)大多數精煉的植物油富含ω-6脂肪酸,高溫烹調下易氧化,形成脂質過氧化和自由基。(Shutterstock)

選擇適合自己的油

選擇食用油,關鍵是要選對適合自己的油。即使被認為健康的油,也並非適合所有人。不同的體質和健康狀況,適合不同的油脂:

· 代謝弱、能量低、怕冷的人,可以適量攝取椰子油、牛油。

· 有慢性發炎、高血脂的人,應減少攝入植物油,增加ω-3的攝取,如亞麻籽油、深海魚油等。

如果想自己做飯又擔心高溫烹調的健康問題,可以在中低溫烹調時使用橄欖油,高溫時選擇牛油或酥油,減少油脂氧化的風險。真正健康的油脂選擇和食用原則,應該多樣化、適量且平衡。想吃得健康、安心,從學會選油開始。◇

延伸閱讀
蘭花百姿台北綻放 台日合作展開幕
2025年07月14日 | 1個月前
若就業放緩 英央行將大幅降息
2025年07月14日 | 1個月前
美課墨30%關稅 緯創:已備應變計畫
2025年07月14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