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社論/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
第二章 歐洲發端
3. 法國大革命與共產主義(續)
法國大革命不僅在做法上為後來的巴黎公社和列寧建立的蘇維埃政權提供了借鑒,在思想上和馬克思主義的形成也有內在的聯繫。
親身經歷了法國大革命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巴貝夫(Francois Noёl Babeyf)已經具體地提出了「消滅私有制」。馬克思稱許他為第一個「真正能動的共產主義政黨」的奠基人。法國在19世紀受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很深,在巴貝夫思想的影響下,祕密社團「流亡者同盟」(League of Outlaws)很快在巴黎興起。德國裁縫威廉‧魏特林(Wilhelm Weitling)在1835年抵達巴黎後加入該社團,在其領導下,「流亡者同盟」於1836年更名為「正義者同盟」(League of the Just)。
在1847年6月的一次大會上,「正義者同盟」與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年前建立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委員會」(Communist Correspondence Committee)合併,組成了由兩人領頭的「共產主義者同盟」(Communist League)。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了國際共運的基本文獻《共產黨宣言》。
從法國大革命開始,歐洲就陷入了極度的動盪,各地所謂的「革命」此起彼伏,從拿破侖掌權到被推翻,之後西班牙、希臘、葡萄牙、意大利各地、德國、比利時、波蘭等都被捲入這場大潮。到1848年時,革命和戰爭遍布歐洲。這種動盪成為共產主義思想迅速傳播的媒介。
1864年馬克思等建立了國際工人聯合組織,史稱第一國際(First International),馬克思是實際上的領袖。馬克思通過共產主義成為了工人運動的精神領導者。《共產黨宣言》大行其道。
在第一國際中,馬克思是第一領導人,他一方面試圖創建一個由紀律嚴格的革命者組成的核心,以煽動工人採取暴力行動;另一方面,他也要在這個新的組織中清洗掉那些和他意見不一致的人。比如巴枯寧,他是第一個對革命感興趣的俄國人,並狂熱地宣傳馬克思主義,但由於他的領導力吸引了第一國際的許多成員,馬克思於是指控巴枯寧為沙皇間諜,並將他從第一國際中開除。
第一國際領導的最大的共產主義運動,當屬其法國支部領導的1871年巴黎公社運動。(未完待續)◇
備註:週一~週五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