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或對中國晶片課更多關稅

美國啟動半導體國安貿易調查,攸關未來半導體關稅方向,受到全球矚目。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政府可能對中國輸美晶片徵收更多關稅,以應對美國政府認為的美國科技產業對中國傳統晶片的依賴。
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14日宣布,根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對進口半導體及製造設備展開國安調查,為期270天。美國總統川普可能依照調查結果加徵關稅。
★相關閱讀: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眾議院對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主席、共和黨眾議員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已敦促美國貿易代表「確保對在中國製造並整合到進入美國的最終產品中的所有晶片徵收特定關稅」。
報導說,穆勒納爾還敦促美國與日本、韓國、歐盟和台灣等盟友密切合作,以防止中國向全球市場傾銷受到中國國家補貼的晶片。
報導說,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對中國製造的晶片發起關鍵調查,如果調查結果認定中國半導體產品出口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危害,預計川普政府將再次對中國晶片加徵關稅。
不過,該調查是美國去年底對中國大陸的成熟製程半導體發起「301調查」,與川普政府發起的「232調查」,之間是否存在關聯仍有待觀察。
報導說,中國技術威脅(China Tech Threat)網站共同創辦人、歐洲電信行業諮詢公司Strand Consult高級副總裁雷頓(Roslyn Layton)說,「低階晶片無所不在,如果我們認同『中共是我們主要對手』這個觀點,我們應該在晶片方面不和他們進行任何貿易。」
研究中國軍事和情報的美國軍事專家、諮詢公司Pamir Consulting首席情報事務官員毛文傑(James Mulvenon)則說,「我們認為從中國進口含有碳化矽晶片的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了一系列威脅。」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去年12月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接受調查的廠商有超過2/3的終端廠商的產品中,可能包含由中國代工廠製造的晶片。
報導說,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產業政策和中國基礎設施問題專家陳凱新(Kyle Chan)提到,如果關稅的力度不夠,就無法達到「減少對中國傳統晶片的依賴」這樣的目的,但如果對許多商品徵收廣泛的關稅,則可能造成通膨,美國政府最終的做法值得關注。
美國目前已經對中國生產的半導體晶片徵收60%的關稅。川普曾表示,考慮對半導體、汽車和藥品進口徵收約25%的關稅,但還未公布課稅國家與豁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