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空中飛行車 首次飛行吸睛

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第2天(14日)首度展示「空中飛行車」飛行,吸引現場參觀民眾關注。據讀賣電視台(ytv)報導,被視為次世代交通工具的「空中飛行車」原定在開幕當天展示飛行,卻因為天候不佳而取消,不過,開幕第2天「空中飛行車」順利升空。
由日本丸紅公司引進、LIFT Aircraft製造的單人型HEXA飛行車,於14日上午11時許升空,搭載自動駕駛系統,在駕駛員雙手未觸碰操縱桿的狀態下成功飛行約10分鐘,並安全降落。這輛飛行車上具藍白紅三色塗裝,也是本屆世博會的代表色。
★相關閱讀:
展示飛行結束後,觀賞民眾熱烈鼓掌表示讚賞。相關單位原本計畫在展覽期間使用「空中飛行車」載運一般乘客,但由於安全認證尚未完成,故僅進行無人載客展示,預計展示至6月8日止,其他企業的空中飛行車也預計陸續會在附近展示飛行。
大阪世博打造最大木構建築
「大屋頂環」為大阪世博的主題建築,榮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最大木造建築。該建築由建築師藤本壯介設計,採用日本神社傳統「貫」工法,融合金屬螺絲強化耐震結構,象徵世博會「多元而統一」的理念。
據中央社報導,台灣建築師公會64名成員組團參觀,建築師謝宗哲表示,大屋頂環一方面表達了新時代的巨大擴張,但同時用一個木構造、環狀的東西,把所有參與的國家跟人串聯在一起,產生了生命的溝通跟交會、很美好的交往,他認為在理念上非常值得肯定。
結構技師陳冠帆也指出,大屋頂環結合永續、工藝與文化價值,高達5、6層樓,總長2公里,設計宏偉獨特。他認為,日本總共經歷了3次世博的演化,這次使用The One,就是一個Unit,一個統一、結合的概念,結合了建築的語言、文化的傳遞,還有空間的美學,看到這些令人感覺非常值得。
主建築漏水 室內撐傘尷尬
開幕首日適逢下雨,世博會的象徵建築「大屋頂環」沒想到卻傳出漏水問題,造成館內民眾撐傘避雨,場面相當尷尬。該建築耗資344億日圓(約新台幣77億元),不僅擁有步道與天空步道,更被寄予永續象徵的意義。
對此,主辦單位14日坦承,「大屋頂環」的確發生漏雨疏失,13日下雨時,雨水從東側區域的上層滲透滴落,導致工作人員只能口頭呼籲民眾要多加留意,並強調將調查原因並修繕,不會耗費高額的費用。
此外,大阪世博首日湧入14萬人潮,造成會場網路壅塞,手機無法讀取QR碼,導致入場與離場需排隊1至2小時,造成民眾許多不便。主辦單位14日召開記者會致歉,並承諾將加強通訊設備、廣播與避雨設施,並建議訪客可預先列印QR碼或事先開啟票券畫面。此次世博為日本睽違20年來再辦,總售票量預估將超過1,170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