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光點】人性關懷的照顧服務

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同理關懷」與人性情感聯繫。針對五項照護原則,在此做更深入的說明,以提供給相關從業人員參考。(123RF)
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同理關懷」與人性情感聯繫。針對五項照護原則,在此做更深入的說明,以提供給相關從業人員參考。(123RF)

文/吳政峰(大叔照服員)

近日,筆者觀賞完一部以「人性照護」為主題的電影《我的看護旅程》(The Fundamentals of Caring),感受特別深刻。這部電影,劇情描述一名作家班傑明,因家庭遭逢變故,而成為一位居家看護的故事。

《我的看護旅程》電影裡,他在歷經六個月的照護訓練後,首位照顧的案主為一名罹患肌肉萎縮症的年輕男孩崔佛。他們兩人在朝夕相處的照護過程中,逐漸敞開心房,彼此鼓勵,進而決定踏上一場公路之旅,去造訪一些崔佛從電視上看到而很想去的地方,像是「世上最深的坑洞」這個景點。其電影劇情十分有趣,同時亦激勵人心,很值得讀者欣賞。

在電影情節中,主角在接受照護訓練時,臺上老師在黑板上寫了照顧過程中的「五個關鍵原則」(為五個英文字詞的首字縮寫,簡稱ALOHA)。這些原則不僅說明了照顧行為之本身,亦強調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同理關懷」與人性情感聯繫。針對上述五項照護原則,在此做更深入的說明,以提供給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一、詢問(Ask)「詢問」乃是建立關係的起點。它不僅只是簡單的提問,而是要以開放與人本關懷的態度,以探求被照顧者的內心需求與感受。而透過深層的詢問與應答,照顧者方能「換位思考」,以理解被照顧者的想法及期望,如此一來,也才能夠提供更準確與到位的照護服務。

二、聆聽(Listen)「聆聽」乃是照顧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技能。聆聽不只是用耳朵去傾聽被照顧者所說的話,而是要「用心」去捕捉他們話語背後的情感以及非語言表達,像是肢體語言、情緒波動等等。有效的聆聽,需要照顧者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去尊重被照顧者所表達的話語,進而使得其感受到「被理解」與「被支持」。

三、觀察(Observe)「觀察」乃是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對於各種現象所應具備的敏感度。它要求照顧者應注意被照顧者當下的身心狀況,而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因應與調整,以符合其當下之需求。

四、幫助(Help)「幫助」乃照顧過程中所進行的實際行動,它體現了照顧者的行為介入。於是,當被照顧者表達其需求時,照顧者要盡可能提供所需的支持與幫助,無論是日常生活起居的協助、醫療上的幫忙、問題的排除,還是情感上的鼓勵與陪伴等,都需盡力協助。

五、再次詢問(Ask again)「再次詢問」乃強調照顧行為的延續性與靈活性。由於被照顧者的身心狀況可能會隨著時間或服務進程而有所改變,照顧者需要定期回饋與再三詢問,以便了解其是否產生新的需求。如此一來,照顧者不僅能夠及時調整照顧計畫,也能讓被照顧者感受到始終如一的關心與重視。

總結來說,「ALOHA」這個通關密語不僅只是一個記憶口訣,更是一種「照顧態度」。

透過詢問、聆聽、觀察、幫助和再次詢問,照顧者除了能夠提供適切的照顧服務外,還能夠在情感層面上與被照顧者進行交流聯繫,建立深厚的信任感,進而提供高品質與人性關懷的照顧服務,很值得相關從業人員學習及參考!◇

延伸閱讀
退輔會修法嚇阻退役官兵淪共諜
2025年04月02日 | 2天前
經營Fans17色情網牟利 10人被起訴
2025年04月02日 | 2天前
花蓮縣議長張峻喊「罷傅崐萁」
2025年04月02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