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波打詐專案 警查獲633詐團

刑事局於今年1月8日至17日執行專案,動員全國警察機關聯合打擊不法,並於5日舉行成果記者會,刑事局表示,全國共計查獲詐欺集團633團、查扣不法利得高達新臺幣9億7,143萬8,369元;全國地下錢莊案件共計查獲217件、全國虛擬資產洗錢案件共計查獲125件。
刑事局5日舉行今年第一波「全國同步打擊詐欺、掃蕩地下錢莊及查緝虛擬資產洗錢行動專案」成果記者會。
關於打詐部分,刑事局指出,全國共計查獲詐欺集團633團,到案犯嫌3992人,其中481人經法院羈押,總計查扣不法利得高達新臺幣9億7,143萬8,369元,包含查扣現金3億8,383萬9,498元,凍結虛擬貨幣1億5,650萬2,792元。
至於地下錢莊及查緝虛擬資產部份,刑事局表示,全國地下錢莊案件共計查獲217件,到案犯嫌340人;全國虛擬資產洗錢案件共計查獲125件,到案犯嫌149人。
關於案例,警方表示,詐團勾結特定融資公司提供貸款資訊,再由犯嫌誆稱「代書」出面申辦,將被害人名下房產土地設定抵押後交付貸款,造成二度損失,經查王嫌為融資公司、代書事務所負責人,且與另兩間融資公司施、陳負責人共謀,涉嫌與假投資詐欺機房配合。
警方繼續表示,當被害人遭詐現金存款殆盡後,詐團會指定向施、陳的融資公司借貸,由施嫌以「代書助理」出面與被害人簽立相關文件、設定「抵押權登記」完成後,王嫌聯繫幕後金主放款,待被害人取得貸款後,詐團再持續誆騙,導致被害人背負每月高額利息。
另一個案子是警方發現,桃園市桃園區一處民宅涉嫌協助電信詐欺機房洗錢,該水房經營假代購精品平臺,吸引民眾投入資金並提供金融帳戶,再媒合犯罪集團洗錢需求,在平臺成立假代購精品訂單,來自博弈、詐欺之贓款即匯入民眾帳戶作為投資收入。
警方表示,民眾前期投入的乾淨資金則被該水房購買泰達幣,並從中抽取傭金獲取暴利,最後回水給博弈、詐欺犯罪集團完成洗錢犯行,經查該水房半年即經手金流超過人民幣1億元。
行政院打擊詐欺指揮中心指揮官馬士元致詞時表示,本次啟動虛擬貨幣聯防機制象徵政府與民間攜手防制詐欺犯罪的里程碑。為因應詐欺犯罪頻繁利用「虛擬貨幣」進行資金洗錢,刑事局會同金管會證期局,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研擬「虛擬貨幣防詐策略」,由政府有關部門結合中華民國虛擬資產商業同業公會共同推動五大防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