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同酬日較去年增2天 產業致性別薪資差距大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勞動部25日公布,今年「同酬日」為2月27日,較去年增加2天,女性要比男性多工作58天,整年薪資才會相同,主要受少數性別薪資差距較大的主要產業影響,像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餐飲業及醫療保健業。

勞動部說明,不同性別平均薪資除受性別影響外,也與工作性質、職類、年資、學經歷等因素有關,縮小性別薪資差距為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標。為喚起性別同酬公共意識,勞動部按年發布「同酬日」。

依主計總處「受僱員工薪資調查」2024年初步統計結果,國內女性平均時薪新台幣327元、男性389元,性別薪資差距15.8%;換言之,女性須較男性多工作58天,才能達到與男性相同的全年薪資,因此自今年1月1日起算58天的「同酬日」為2月27日,較2024年增加2天。

其中,因主計總處2024年3月依最新工業及服務業普查等校正歷年各月薪資調查統計結果,所以2024年同酬日勞動部修正為2月25日。

勞動部進一步表示,去年國內性別薪資差距較2023年及2019年分別上升0.7及0.2個百分點,受少數性別薪資差距較大的主要產業,如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影響甚大。

去年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男性時薪668元、女性393元,性別薪資差距41.2%,較2023年及2019年分別上升1.9及3.2個百分點;去除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的其他工業及服務業,去年性別薪資差距為11.5%,較2023年增加0.3個百分點,較2019年則下降1.2個百分點。

除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外,性別薪資差距較2023年增加較多者,包括餐飲業及醫療保健業,可能與業中不同性別於不同職類間分布、各職類薪資增長狀況差異有關。

勞動部表示,若與日本、南韓及美國等主要國家相較,近年來台灣性別薪資差距均為最低;2024年國內性別平均時薪差距15.8%,續低於日本、南韓及美國。

延伸閱讀
美國重整五大戰略物資 力抗中共
2025年02月24日 | 1個月前
228連假氣溫25度 下週一再有鋒面報到
2025年02月24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