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一生健康 自幼養成

一家人帶著孩子在活動場地上玩耍,孩子們在草地上開心
的互動,家長們則在一旁享受著輕鬆的時光。(攝影/戴兵)
一家人帶著孩子在活動場地上玩耍,孩子們在草地上開心 的互動,家長們則在一旁享受著輕鬆的時光。(攝影/戴兵)

文/黃彥鈜(幸福兒科診所院長)

有個孩子,第一次來看診時,因為溼疹又感染皰疹,很多地方化膿、長水泡,初來診所卻不願讓醫生檢查。當時以為孩子只是害羞,但怎麼勸,都不打開衣服,醫生只能看到露出來的脖子與手腳。「原來他是因為自己皮膚患疹太難看了,不想讓別人看到,即使是醫生,也不願意。」

後來症狀因治療慢慢好轉,下次回診時,孩子變得很開心,還主動把衣服打開給醫生看。看到孩子這樣的轉變與開心,幸福兒科診所院長黃彥鈜感到很開心。

「每當看到一個病懨懨孩兒經過自己的手,變得歡蹦亂跳,內心就充滿歡喜。」這是從事兒科十餘年的黃彥鈜的內心感受,向來喜歡小孩的她說,兒科工作可以每天見證小孩的成長,讓她有一種滿足感。以下,黃彥鈜將分享兒童身心健康照護觀念,讓家長明白「預防教育」的重要性。

飲食與運動 從小培養 

身心健康始於兒童時期良好習慣,我一直都堅信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的認知要從小培養。舉例來說,為什麼膽固醇高的小孩在成人之後,容易膽固醇過高、最後得心臟病的機率會比較高?其實就是因為他從小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這樣的飲食方式,可能從小也沒有運動習慣,所以自然而然,在他長大之後,還會持續這樣的生活習慣。

又比如,避免孩子走上肥胖症,就要幫助家長及早從「預防教育」著手,改變孩子對一些食物的正確認知,孩子挑食的問題就會改善,其肥胖症也可避免。

再者,如能幫助孩子從小認識運動的重要性,成長期多運動對身高及免疫力很有助益, 對體質羸弱的孩子,包括氣喘等症狀,都有很大的幫助。

正面觀念 影響一生

其實一個人的健康,不只是身體上的健康,還包括心理上的健康,都是始於兒童時的培養。身為專業兒科醫生,我深切感受到兒科醫生工作不僅於此,還包含著很多預防教育,特別需要廣泛去教育父母們,除了照顧孩子的身體健康,還需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就是精神層面健康。

我跟很多家長說,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觀念,對他的成長,對他的一生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家長也要學習如何對小孩教育, 並與醫生配合。從小就要灌輸、培養孩子比較正面的、正確的、樂觀的生活方式的一些概念。

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能,包括在身體健康,身高方面,或精神層次的提高方面,都有很大的潛能。家長如果真的發現孩子有一些方面比較差,如說話遲緩、走路緩慢、智力發育慢、過動、憂鬱等, 真的不需要氣餒,只要我們有耐心提供一些幫助,大部分的孩子都能看到進步, 有的完全恢復到正常狀態。當然過程中,父母、醫生與老師的幫助,這些都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
退輔會修法嚇阻退役官兵淪共諜
2025年04月02日 | 2天前
經營Fans17色情網牟利 10人被起訴
2025年04月02日 | 2天前
花蓮縣議長張峻喊「罷傅崐萁」
2025年04月02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