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遊潮州──竹燈創作與踩街 點亮元宵夜

隨著新春的喜氣尚未散去,屏東縣潮州鎮的街頭再次被璀璨的燈光點亮!2025年「喜蛇獻鼓.藝遊潮州」元宵踩街活動,帶來了傳統提燈踩街的熱鬧場面,也讓竹燈創作成為今年最受矚目的亮點之一。潮州鎮公所與台灣藝術生活協會攜手舉辦,讓大小朋友一同參與創意燈籠製作與踩街遊行,在溫暖的燈火光輝中,感受傳統工藝的魅力。
竹燈DIY 點亮創意與童心
9日活動當天下午,潮州日式文化園區化身為一座充滿手作氣息的工坊。參加者從基礎竹條編織開始,學習如何以熱熔膠固定骨架,再貼上各式紙張與裝飾,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竹燈。攝影家周永田的鏡頭記錄下這些專注的瞬間——體驗竹燈的遊客,手持小巧畫筆,細心地為竹燈上色;另一位可愛的阿嬤,俐落地用熱熔槍將竹條牢牢黏合,雙手靈巧地組裝燈籠。
小朋友們的參與,讓現場更顯天真爛漫的氛圍。周永田拍下了一個專心創作的小女孩,她拿著畫筆在粉紅色燈籠上畫出喜愛的圖案,燈籠邊緣還貼著五顏六色的絨球與小蝴蝶裝飾,展現童趣十足的創意。「這是我的幸福燈籠!」她興奮地舉起作品,眼神閃爍著滿滿的成就感。
傳統工藝結合藝術 讓文化更有溫度
除了孩子們的天馬行空,竹燈創作也吸引了許多手工藝愛好者的參與。他們在燈籠的結構上融入傳統與現代元素,有的將燈籠設計成船的造型,象徵潮州人的海洋文化;有的則巧妙地運用剪紙與書法,讓燈籠更具藝術氣息。一位長期關注手工藝文化的老師表示:「竹燈籠不只是元宵節的象徵,更是我們傳承手作精神的重要載體,讓年輕一代能夠親手感受傳統的魅力。」
夜幕降臨 燈火輝映潮州夜
到了夜幕降臨,參與者們紛紛點亮自己的竹燈籠,準備加入踩街隊伍。從日式文化園區出發,燈籠在街道間搖曳,燈影與人影交錯,彷彿為潮州的夜色增添了一層溫暖的濾鏡。小朋友們手裡拿著自己親手製作的燈籠,興奮地跟著隊伍前進。
攝影家周永田捕捉到了這些動人畫面——孩子們手持燈籠,在燈光下露出燦爛的笑容;穿著傳統服飾的婦女,提燈穿梭在人群中,臉上掛滿喜悅。街道上的大型燈籠裝置與「福庇全潮」拱門交相輝映,為潮州的夜晚添上一抹耀眼的紅光。
品味潮州風情
踩街隊伍走到鎮公所,由主秘主持猜燈謎,參與者一起高舉燈飾相互輝映,形成一幅溫馨的畫面。攝影家周永田特別拍下了一張照片,民眾微笑著迎接前來的遊客,她手中的竹燈籠上寫著「舞光」,象徵著這場元宵活動的熱鬧與活力。
燈籠亮起 團圓共享元宵歡樂
小朋友們興奮地跑來跑去,爭相與燈籠合影,笑聲此起彼落。最後,一群孩子聚集在燈飾拱門前,開心地舉起自己的竹燈,與家人朋友一同慶祝這場美好的夜晚。
這場活動不僅讓潮州鎮民享受了充滿創意與溫馨的元宵節,也讓竹燈這項傳統技藝在現代社會裡找到新的生命力。正如攝影家周永田透過鏡頭捕捉到的畫面——溫暖、專注、傳承,這些元素讓這場活動不只是一次節慶,而是一場關於文化與情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