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客家遺產 酸柑茶的歷史與新生命
酸柑茶,也被稱為黑茶,是客家文化中的寶藏。這種以柑橘和茶葉融合的傳統藥茶,曾是山區客家人對抗疾病的重要依靠。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項手藝逐漸被人遺忘。然而,新竹北埔劉還月老師堅持與創新,為這項古老工藝注入新生命。他將傳統的酸柑茶改良成為現代化的“伴顆茶”,讓這項客家傳統重獲新生。
兒時記憶中的酸柑茶
劉還月老師對酸柑茶的熱愛,源於他小時候的記憶。在他五六歲時,每逢過年,家中總是飄散著酸柑茶的香氣。那時,大人忙著製作酸柑茶,而他作為孩子也得加入其中。他回憶說:「以前的客家家庭,小孩沒有選擇,要做什麼跟著大人一起做。」這些共同參與的日子,不僅培養了他的手藝,更成為了他與父親之間最珍貴的回憶。
在劉老師的記憶裡,父親的酸柑茶是最特別的。那是一種不僅用來喝,更是家中小病良藥的茶。由於山區缺乏醫療資源,酸柑茶成為許多家庭不可或缺的健康保障。這樣的文化背景,讓劉老師對酸柑茶有著深刻的情感連結。
酸柑茶的常見材料整理
酸柑茶是一種結合傳統中草藥與酸柑的日常茶飲,其原料除了基本的酸柑外,還可以搭配多種中草藥以增添風味和功效。
以下為常見材料的整理:
酸柑(核心材料) 帶有酸甜風味,是酸柑茶的基礎材料。這些材料可以單獨或搭配使用,根據需要調整比例,創造出口感豐富、適口性佳的酸柑茶。
為傳承付出行動
即便後來搬到台北生活,劉還月老師始終沒有忘記酸柑茶。18年前,他回到北埔定居,開始與父親一起重拾這項手藝。不僅僅是為了家族傳統,更是因為他看到了社區對這項文化的需求。
在社區推廣時,許多人向他請教酸柑茶的歷史與製作。他們說:「老師,現在沒有人會做了,你能不能帶我們做?」這樣的呼聲讓劉老師開始思考,如何讓這項文化不僅能被保存,更能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他決心結合自己的研究能力與創造力,對酸柑茶進行改良。
九蒸九曬:傳統技藝的奧秘
酸柑茶的製作過程繁複,其中“九蒸九曬”更是精髓所在。這是一種傳統的中藥炮製技法,目的在於讓柑橘與茶葉反復發酵,形成特殊的風味與藥效。然而,這樣的工藝也對現代生活形成挑戰。
例如,傳統的酸柑茶十分堅硬,甚至需要鐵鎚敲開;製作過程耗時且需要大量陽光,對於製茶者和消費者而言都不方便。這些問題讓劉老師感到,如果不進行改良,這項文化很可能在現代社會中失去生存空間。
創新的半顆茶 解決現代人的困難
劉還月老師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推出了“半顆茶”。這種茶以更小、更方便使用的形式呈現,解決了傳統酸柑茶開啟困難、保存不易和需要煮泡的繁瑣程序。
劉老師分享道:「我嘗試了無數次,甚至連柑橘的大小和種類都經過反覆實驗。最終選擇使用小型檸檬,將其切半製成半顆茶,方便一次沖泡飲用。」此外,他還採用了“三蒸三曬”的技法,既保留了酸柑茶的原始風味,又讓茶香更能被現代人接受。
社區的力量 從個人到群體的合作
伴顆茶的成功背後,少不了北埔鄉水磜社區的支持。劉還月老師深知,個人的力量有限,他希望讓更多人參與其中。他將技術傳授給社區的老人與身心障礙者,讓他們在製茶過程中找到自信與收入來源,所以另取名字為「伴顆茶」。
劉老師的目標不僅僅是保存一項手藝,而是希望將其發展為一個地方產業。他表示:「台灣的地方產業常缺乏特色,但酸柑茶是一項無法被搬走的文化遺產。我希望北埔能成為酸柑茶的代名詞。」
未來的夢想 酸柑茶的傳承與發揚
如今,酸柑茶已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甚至吸引了國內外茶愛好者的目光。然而,劉還月老師的目標不僅止於此。他希望未來能透過研習班與教育,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這項文化的傳承。
劉老師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一項古老的手藝,如何在傳承與創新中找到平衡。而他與社區的合作,更展現了文化保存的核心價值:這不僅是一個人的努力,而是整個群體的共同成就。
酸柑茶的香氣,承載的不僅是劉還月老師與父親之間的回憶,更是對客家文化深厚根基的致敬。如今,透過伴顆茶,這項文化得以在現代社會中繼續散發光芒。
劉還月老師說:「茶的價值不僅在於它的味道,更在於它承載的故事與情感。我希望,當你喝下這杯酸柑茶時,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溫暖與力量。」
酸柑茶的故事,仍在繼續書寫,而這一杯茶,已然成為感恩與惜福的最佳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