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颶風侵襲與停電帶來的啟示

颶風來襲證明現代電力系統的脆弱性。示意圖。(Shutterstock)
颶風來襲證明現代電力系統的脆弱性。示意圖。(Shutterstock)

⊙Jeffrey A. Tucker

曾幾何時,我是所有數位化等新鮮事物的忠實擁護者,然而現在我開始嚴重擔心人類從模擬(類比)技術向雲端電子技術轉換的速度了。駭客攻擊、網路中斷、數據外洩和長期斷線都證明了這種隱憂,而且危險還遠不止這些。

我們今天使用的大多數設備都沒有經過壓力測試。它們是集中統一設置的,只要有一點局部的故障,就會迅速波及全局。這些設備非常脆弱。一切都可能瞬間停止,而且無法保證何時會恢復。

現代生活如紙牌屋

受颶風「海倫」(Helene)影響最嚴重地區的人們目前所經歷的是,現代設備的一切都像紙牌搭的房子那樣,其垮掉並不是一小時或一天,而是幾個星期,甚至是幾個月。

到了這個時候,錢沒了,信用卡停止使用,自動提款機也壞了,所有通訊都停止了。唯一的交易方式就是現金、白銀、黃金或以物易物。電動車無法充電;門鎖失靈;人們也無法進入銀行;網路也瞬間消失。總之,整個21世紀發明的新玩意兒都將瞬間消失。

我的朋友馬克.亨德里克森(Mark Hendrickson)就經歷了颶風海倫中最糟糕的一些情況。他寫道:「我以前從未如此長時間的經歷停電,這次經歷生動的強調了一些我在理智上已經知道的東西,就像一個抽象的理論,但現在卻在一個深刻、直覺的層面上感受到:我們的社會是多麼完全的依賴電力。」

對馬克來說,海倫颶風促使他從根本上重新思考這一切。

他寫道,「在停電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坐在家裡,時間似乎一下子慢了下來。似乎每隔幾分鐘我就有一種衝動,想打開電視看看風暴清理工作的進展情況,但是,哎呀!沒有電視。

「有時我想上網看看哪支球隊在體育比賽中獲勝、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甚至想查一下我當前的銀行存款餘額和月底利息支付。哎呀!沒有網路。」

緊急狀況下 政府可能是障礙

幾十年來,政府一直在進行各種形式的兵棋推演,目的是在發生巨大氣候災難或網路攻擊時,為大規模電網中斷做好準備。我可以百分之百肯定的預測,無論他們制定了什麼計畫,最終都不會奏效。正如我們與海倫颶風的經歷所顯示的那樣,在緊急情況下,政府可能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障礙,甚至是危險的障礙。

眾所周知,在海倫颶風期間,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的表現不佳;更重要的是,多個有據可查的案例顯示,該署試圖阻止民間進行救援。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就不得不在社群媒體上乞求政府,允許他為人們提供免費網路,因為所有其他選擇都已不存在。

還有一個因素:政府強制配給電力。對電網的依賴、連接網路的電動車,及由應用程式控制的任何設備,都很容易受到第三方的控制。有人可能會反駁,這些公司都是民營企業,肯定不會理會政府的指令。我們現在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在適當的條件下,民營公司會成為國家的武器。他們會欣然服從,以保證公司業務正常運作和正常發放員工薪水。

上述情景都是關於自然災害的。然而實際上,我們更有可能遇到的是通貨膨脹造成的危機,而不是自然緊急情況。為汽車充電或維持照明都可能變得過於昂貴;馬克說,我身邊已經有朋友的水電費比10年前的房貸還要貴。不知為什麼,人們在購買面積越來越大的房子時並沒有考慮到這一點。試想一下,除了支付高昂的房價之外,我們還要準備額外的1.5萬美元來供應冷、暖氣,這太讓人驚訝了。

1948年製的縫紉機仍然好用

最近,我在參觀紐約曼哈頓一家小型地下室洗衣店時,遇到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衝擊了我的思想。

店主仍在使用1948年製造的縫紉機。她對當代新型號的縫紉機不屑一顧。從那以後,我開始留意我所在地區其他商家的機器。許多縫紉機都有75年的歷史了,但是仍然運轉良好。我的鞋匠使用的設備甚至已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了。事實上,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只要有發電機和充足的燃料供應,他們仍然可以正常營業。他們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這也是為什麼人們還在堅持使用傳統的汽油車,而不使用所有時髦的東西。這些傳統設備更值得信賴,壞了可以修。與其換上用不了多久的新設備,不如把舊設備保養好。

長期以來,人們使用汽油、發電機、火柴和蠟燭、引擎(內燃機)、手搖收音機、現金、紙質書籍、紙質地圖、溫度計、毛毯、柴火等。歸根結柢,生存建立在人造物品和人工技能上。雖然我們試圖重塑世界,使其不再依賴「化石燃料」、技術訣竅和手藝,然而世界還是在不斷倒退之中。

如今,很少有東西可以長期使用。我們在購買智慧型手機和電腦時,都想著幾年後就要換一部新款。維修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小了。家用電器也是一樣,大多數電器5到10年後就會報廢。許多設備都要依賴數位程式才能工作。防盜門鎖、汽車、點火器、電燈及其他許多設備的運作都完全依賴網路連接,這要求所有設備都處於完美的工作狀態。

再者,如今天的大多數房屋,當然也包括大多數辦公大樓,都設計成需要電力驅動的室內冷、暖氣系統。我們不再使用煤氣爐,也不再利用自然風。壁爐不過是懷舊的擺設罷了。

幾十年來,當所有這些房屋和大樓在建設時,幾乎沒有人考慮過意外情況。我們在進行基礎建設時,好像沒有什麼意外情況需要準備。

又如,在四年前新冠病毒(COVID-19,也稱中共病毒)全球疫情期間,每個人都突然痴迷於無論什麼都要「零接觸」嗎?事實上,這一切都毫無意義,因為病毒不會只在物體表面傳播,我們很早就發現了這一點。然而「零接觸」技術還是迅速發展,當餐廳重新開張時,人們必須掃碼才能點餐。

顧客們對此深惡痛絕,現在很多地方又恢復了傳統的實體菜單。我們去餐廳是為了遠離數位世界,而不是發現自己又沉浸在數位世界中。

幸運的是,「零接觸」這個詞似乎已經失去了魅力。即便如此,這個詞本身還是揭示了一種危險的千禧末世論,即認為歷史正以某種方式走向完全擺脫物質世界及其所有限制,包括工作的必要性和死亡的不可避免性。這純粹是一種妄想。各種災難頻發,就證明了這一點。

平時培養強大朋友圈

馬克說:「我想到了我住在賓夕凡尼亞州時,那些親愛的艾美許人(Amish,基督教的教派,艾美許人拒絕汽車及電力等現代設施,而且過著簡樸的生活)朋友和鄰居們。在海倫颶風來襲的停電期間,我們在家中點燃蠟燭的寧靜夜晚與他們的夜晚如出一轍。沒有了電子設備帶來的無數干擾,我們有了更多時間安靜的閱讀書籍,或與人直接交流。在這個日益原子化(見文末譯註)的社會裡,更多的人際連繫似乎顯得很有吸引力。嗯…也許現在,隨著電力的恢復,我應該每週選擇一個晚上來遠離電子世界。」

海倫颶風最嚴重影響人們的是,在失去了原本習以為常的舒適生活後,需要克服許多令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就我而言,這讓我重新思考了一些問題:隨身攜帶現金是個好主意;儲備幾袋零碎銀幣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好家裡備有足夠的毛毯;做好準備的最重要方法是擁有強大的朋友圈。最終事實將證明,人與人之間形成的連繫遠比電網更持久、更可靠。(全文完,小標為編輯所加,信宇編譯)

譯註:社會原子化(social atomization):指因連結人類社會的中間組織(intermediate group)解體或缺失,而產生的個體孤獨、無序互動狀態和道德崩解、人際疏離、社會失序的危機。

——作者塔克(Jeffrey A. Tucker)是德州布朗斯通研究所(Brownstone Institute)的創始人兼總裁,也是作家與評論家,定期為《大紀元時報》撰寫經濟學專欄。

原文「When the Electricity Die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延伸閱讀
新新併開綠燈 公平會不禁止結合
2025年01月08日 | 1天前
日本智庫:今年或為歷史轉折點
2025年01月08日 | 1天前
西藏強震 災民急缺禦寒物資
2025年01月08日 | 1天前
赴泰失聯疑遭詐騙 中國演員獲救
2025年01月08日 | 1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