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美國超市能否抵禦即將來臨的挑戰

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多數人對食物和日用品的來源既漠不關心又無知的時代。示意圖。(Shutterstock)
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多數人對食物和日用品的來源既漠不關心又無知的時代。示意圖。(Shutterstock)

⊙Susan D. Harris

在我小的時候,父親經常在晚餐前禱告,感謝上帝賜予我們食物,每次他都以「願上帝保佑那些為此而付出辛勞的人」作為結束。

當我還是個小孩時,我的父母就教導我,禱告不僅僅是對我母親的感恩,因為我們全家的飲食都是母親準備的;同時也是感謝那些「付出辛勞的人」,就是從農民、農場工人、屠夫,及將產品運到超市的卡車司機,所有這些與之相關的人們。

我是在一片肥沃的黑土農場長大的,對我們來說,「農場工人」通常是指有合法身分的墨西哥季節性農場工人,他們常年北上來美國收割洋蔥、芹菜、生菜、紅蘿蔔和菠菜等作物。

我不僅學會了為那些因生產農作物而一起勞動的人們祈禱,還學會了資本主義創業家的基礎知識。

在觀看了青年保守派組織「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創始人、30歲的柯克(Charlie Kirk)近期的影片《如果你認為現在食品貴,那就等著瞧吧》(If You Think Food is Expensive Now, Just Wait)後,勾起了我對往事的回憶,他在隨後的影片中論證了食品短缺可能會出現在美國。

柯克首先解釋,在美國禁止哄抬價格,一旦發生,需要追究農民、分銷商和貨運公司的責任,「當實施價格管制時,生產商…會因為減少生產而賺更多錢,這就會出現供應短缺,然後價格就會上漲」。

柯克隨後用《我,鉛筆》(I, Pencil)這段影片,向觀眾介紹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ilton Friedman)。這段影片是1980年公共廣播公司(PBS)製作的電視節目《選擇的自由》(Free to Choose)中的一集。

在節目中,傅利曼簡要複述了作家里德(Leonard Read)1958年首次發表的原創文章《我,鉛筆》。

這段影片概述了製造一枝「簡單鉛筆」的複雜過程:從採購木材、石墨和金屬等原材料,到組裝和配送,最後才交到使用者的手上。

超市是現代的奇蹟

接著,柯克在下一段影片中闡述自由市場資本主義,他說:「我們在美國過著如此美好的生活,我們甚至不告訴孩子們超市是現代的奇蹟。」

然而,我們要感謝疫情的封鎖,讓人們在短時間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感激當地的商店。當大家尋找衛生紙、洗手乳、清潔用品和各種食品時,常常被店員告知「貨車還沒到」,經歷了這個過程,我們才知道了超市的運作。更糟的是,人們經常被告知夢寐以求的商品「不在貨車上」,而且無法保證會在下一輛車上,就這樣,卡車司機被視為管制時期的英雄。

儘管封鎖期間確實存在各種短缺的原因,但至少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明白了商品在神奇的重新上架前,幕後需要進行很多工作。

這是件好事,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多數人對食物和日用品的來源既漠不關心又無知的時代。例如,顧客想買有機藍莓,但不知道他們所購買的藍莓是從距離近4千英里外的秘魯運到美國的,諷刺的是,美國的藍莓產量居世界前列。與此同時,「美國製造」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事實上,美國人所購買的商品中,只有約11%是在本土製造的,而40年前這個比例為80%。

在超市誕生前的商品來源

在現代超市誕生之前(1916年的小豬商店Piggly Wiggly,通常被認為是現代超市的雛形),商品的產地皆眾所周知,並受到推廣和討論。

前往麻薩諸塞州的老斯特布里奇村(Old Sturbridge Village)旅行,彷彿時光倒流。1838年的奈特商店是「一間兩層樓半的龐大商場」,顧客可以向老闆奈特先生(Asa Knight)出售自己的雞蛋、奶油、乳酪、自製手工藝品和衣服賺取信用,並以此購買商品。反過來,奈特又會在他進貨的城市補貨,以便出售這些商品。

〔雖然奈特商店不再是真正營業的商店,但它可能是你重溫電視影集《草原小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中奧里森(Oleson)的商店,或者美國電視劇《沃爾頓家族》(The Waltons)中戈德西(Ike Godsey)商店體驗的最佳選擇。〕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將美國食品、百貨的豐富多樣歸功於全球化,但在1838年的奈特百貨同樣可以看到全球市場的影響。老斯特布里奇村向遊客展示了新英格蘭地區的商店曾銷售來自英國、法國和印度的棉紡織品、中歐的亞麻布,及義大利和中國的絲綢。顧客還可以購買「來自中國、阿拉伯、希臘、東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的茶、咖啡、香料、糖、葡萄乾和染料」。

早期的美國報紙廣告及店主經常大肆宣傳外國進口的商品,這反映了早期美國人對外國商品的迷戀,這不僅僅是展示當時備受追捧的海外商品的浪漫魅力,也是為了銷售。

貪得無厭使市場成為雙面刃

當然,我們在2024年已澈底轉變,標有「美國製造」的商品同樣吸引了挑剔的消費者,他們購買從牛仔褲到珠寶等各式各樣的商品。

無庸置疑,自從奈特先生的小商店開張以來,美國消費者的選擇呈指數成長。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數據顯示:「1975年到2022年間,美國普通超市的產品數量增加了三倍多,從8,948種產品增加到3萬1,530種之多。」

《食品雜貨的祕密生活:美國超市的黑暗奇蹟》(The Secret Life of Groceries: The Dark Miracle of the American Supermarket)作者洛爾(Benjamin Lorr),在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的一次討論中強調了美國超市的變化,它反映了從傅利曼的自由主義「鉛筆」經濟學,逐漸向更險惡的轉變趨勢。

在討論過程中,洛爾強調,「擔憂美國人貪得無厭的慾望,及市場如何成為有利有弊的雙面刃」。

事實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尤其是像我們現在這樣糟糕的經濟狀況下,「價格」是我們選擇食物的首要考慮因素。這個事實本身「就會對農場工人或漁民等勞動者產生有害的影響」,因為正如洛爾所說,「勞動力是產業可以抽取『效率』的地方」。

例如洛爾說,我們看到卡車司機努力創造兩倍的產出,而工資卻少了40%,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中的一些人稱自己的工作為「車輪上的佃農」。

對於那些想要在當地超市占有一席之地的企業家來說,這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艱苦戰鬥,因為他們要與更大的企業,「或那些容易獲得風險資本的企業」競爭。

洛爾在書中強調「供應鏈因為服務超市的需求而變得龐大且複雜」的問題,並呼籲人們在可能的情況下,改為購買「當地、直接來自農場」的產品。

柯克所說的「現代超市的奇蹟」,其核心仍然存在,但就像資本主義的許多其他發明一樣,它正被對立的理念所摧毀。在一個人口成長違背其意願(指非法移民湧入)、經濟被社會主義政策和肆無忌憚的全球主義撕裂的國家,曾經孕育現代超市的原初理念,如今已變得汙穢而險惡。

我們的超市雖然在封鎖期間存活了下來,但它們能經受住即將來臨的風暴嗎?或許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祈求上帝的賜福,保佑將食物送到我們餐桌上的人。(小標為編輯所加,原泉編譯)
在超市誕生前的商品來源

在現代超市誕生之前(1916年的小豬商店Piggly Wiggly,通常被認為是現代超市的雛形),商品的產地皆眾所周知,並受到推廣和討論。

前往麻薩諸塞州的老斯特布里奇村(Old Sturbridge Village)旅行,彷彿時光倒流。1838年的奈特商店是「一間兩層樓半的龐大商場」,顧客可以向老闆奈特先生(Asa Knight)出售自己的雞蛋、奶油、乳酪、自製手工藝品和衣服賺取信用,並以此購買商品。反過來,奈特又會在他進貨的城市補貨,以便出售這些商品。

〔雖然奈特商店不再是真正營業的商店,但它可能是你重溫電視影集《草原小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中奧里森(Oleson)的商店,或者美國電視劇《沃爾頓家族》(The Waltons)中戈德西(Ike Godsey)商店體驗的最佳選擇。〕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將美國食品、百貨的豐富多樣歸功於全球化,但在1838年的奈特百貨同樣可以看到全球市場的影響。老斯特布里奇村向遊客展示了新英格蘭地區的商店曾銷售來自英國、法國和印度的棉紡織品、中歐的亞麻布,及義大利和中國的絲綢。顧客還可以購買「來自中國、阿拉伯、希臘、東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的茶、咖啡、香料、糖、葡萄乾和染料」。

早期的美國報紙廣告及店主經常大肆宣傳外國進口的商品,這反映了早期美國人對外國商品的迷戀,這不僅僅是展示當時備受追捧的海外商品的浪漫魅力,也是為了銷售。

當今超市的轉變

當然,我們在2024年已澈底轉變,標有「美國製造」的商品同樣吸引了挑剔的消費者,他們購買從牛仔褲到珠寶等各式各樣的商品。

無庸置疑,自從奈特先生的小商店開張以來,美國消費者的選擇呈指數成長。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數據顯示:「1975年到2022年間,美國普通超市的產品數量增加了三倍多,從8,948種產品增加到3萬1,530種之多。」

《食品雜貨的祕密生活:美國超市的黑暗奇蹟》(The Secret Life of Groceries: The Dark Miracle of the American Supermarket)作者洛爾(Benjamin Lorr),在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的一次討論中強調了美國超市的變化,它反映了從傅利曼的自由主義「鉛筆」經濟學,逐漸向更險惡的趨勢轉變。

在討論過程中,洛爾強調,「擔憂美國人貪得無厭的慾望,及市場如何成為有利有弊的雙面刃」。

事實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尤其是像我們現在這樣糟糕的經濟狀況下,「價格」是我們選擇食物的首要考慮因素。這個事實本身「就會對農場工人或漁民等勞動者產生有害的影響」,因為正如洛爾所說,「勞動力是產業可以抽取『效率』的地方」。

例如洛爾說,我們看到卡車司機努力創造兩倍的產出,而工資卻少了40%,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中的一些人稱他們的工作為「車輪上的佃農」。

對於那些想要在當地超市占有一席之地的企業家來說,這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艱苦戰鬥,因為他們要與更大的企業,「或那些容易獲得風險資本的企業」競爭。

洛爾在書中強調「供應鏈因為服務超市的需求而變得龐大且複雜」的問題,並呼籲人們在可能的情況下,改為購買「當地、直接來自農場」的產品。

柯克所說的「現代超市的奇蹟」,其核心仍然存在,但就像資本主義的許多其他發明一樣,它正被對立的理念所摧毀。在一個人口成長違背其意願(指非法移民湧入)、經濟被社會主義政策和肆無忌憚的全球主義撕裂的國家,曾經孕育現代超市的原初理念,如今已變得汙穢而險惡。

我們的超市雖然在封鎖期間存活了下來,但它們能經受住即將來臨的風暴嗎?或許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祈求上帝的賜福,保佑將食物送到我們餐桌上的人。(全文完,小標為編輯所加,原泉編譯)

——作者哈里斯(Susan D. Harris)是保守派專欄作家、記者,個人網站為SusanDHarris.com。原文「Can America’s Supermarkets Weather the Coming Storm?」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延伸閱讀
拜登時代物價飛漲 助力川普勝選
2024年11月12日 | 9天前
橫店臨演降薪 公會還抽一成
2024年11月17日 | 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