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空品不佳 環境部啓動3做法

環境部30日表示,10月1日起將在空氣品質不佳時,採即時發布防護通知訊息,讓民眾可提前2至4小時應變防護。(記者李怡欣/攝影)
環境部30日表示,10月1日起將在空氣品質不佳時,採即時發布防護通知訊息,讓民眾可提前2至4小時應變防護。(記者李怡欣/攝影)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

台灣秋冬季節空氣品質往往較為不佳,環境部30日表示,10月1日起將在空品不佳時採即時發布防護通知訊息,讓民眾可提前2至4小時應變防護;此外,環境部也公布修正PM2.5濃度年平均值及日平均值,分別由現行15及35μg/m3,加嚴為12及30μg/m3,成「亞洲最嚴」,預計2030年達標。

環境部30日舉辦「113年度秋冬季節空品不良應變啟動會議」暨「加嚴空氣品質標準發布」記者會,並提出「建置區域聯防」、「落實精準應變」以及「強化受體防護」3項新新措施。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現行空氣品質標準(AQI)以過去較長時間平均濃度計算,但當AQI達預警等級時,民眾早已暴露多時而未能提早防護,對於敏弱族群或孩童較有顯著影響。因此,環境部提出「強化受體防護」新做法,只要空氣品質指標(AQI)小時濃度達到紅色警告等級,即發布發布防護通知訊息,相當於民眾可提早2至4小時應變防護。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長張順欽說明,過去地方各自針對空品不良應變措施,環境部根據過去空品不良日數統計發現,在東北風、高壓出海及高壓迴流的情境下,造成紅害的比例較高,因此「建置區域聯防」要求上下風處空品區共同應變,減緩空品惡化。

此外,張順欽也說,近年空品不良的指標汙染物,也將從減少粒狀汙染物(PM2.5等)轉為臭氧,為「落實精準應變」。

張順欽表示,各縣市執行應變作為時,應針對不同汙染物採行不同應變措施,如發生臭氧空品不良時,要求大型高臭氧生成潛勢製程的2千家工廠配合應變、大型連鎖餐飲業強化汙染防制,以及加油站檢視油氣回收設施等,精準強化應變作為。

因應各界對於空氣品質標準再加嚴的訴求,彭啓民表示,環境部在北、中、南舉辦三場研商會蒐集意見,並考量健康防護、管制技術可行性,決定加嚴部分空氣汙染物標準,包含PM2.5濃度年平均值及日平均值,分別由現行15及35μg/m3,加嚴為12及30μg/m3,成為「亞洲最嚴格標準,PM10也將同步下修;配合第二期第二期及第三期空氣汙染防制方案推展,本次修正的空品預計在2030年達標。

環境部指出,依據空氣品質監測數據,自2016年至今,我國PM2.5年均值以改善三成,臭氧紅害事件也減少七成,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為進一步保障民眾健康,環境部表示,除加嚴空氣品質標準外,明年1月1日起將調整空氣品質標準(AQI)各汙染物門檻數值,採更嚴格防護標準,也就是說,未來民眾接收到空品預警頻率將會增加,但並非空氣品質變差,而是因採用更嚴格的通報標準,提前通知,強化民眾健康防護。

延伸閱讀
碳費開徵 企業未達減量有罰則
2024年09月02日 | 2個月前
彭啟明:碳費衝擊低 將訪企業助轉型
2024年07月05日 | 4個月前
低碳轉型 綠色戰略辦公室揭牌
2024年06月20日 | 5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