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視角.紐約偵探記憶中的911事件
今(2024)年是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23週年,改變歷史的那天早上分分秒秒,都發生了什麼?
雙子星大樓倒塌後的第二天,約翰‧胡瓦內(John Huvane)開車穿過隧道前往曼哈頓,看到島上瀰漫著無盡的白煙。
當時,剛滿40歲的紐約市偵探胡瓦內停下車,問自己:「你要去哪裡?你剛剛從這裡出來。」然後,胡瓦內做了一件事,這件事是911事件後數週、數月的恢復工作中,數十萬急救人員所做的工作。他開車去上班。
在大約四個月的時間裡,胡瓦內每天都在極度緊張的精神狀態中,依靠人體奇跡般的高度生存意識工作。因為他和無數其他救援人員一同,像螞蟻般在一堆令人難以置信、160萬噸粉碎混凝土上工作。除了接觸有毒的混凝土致癌物外,噴氣燃料、玻璃和石棉這些有害物質,進入到他們的肺部。
胡瓦內告訴《大紀元時報》,在這一切中,「有一股如此濃郁的死亡氣味。」
胡瓦內在他的職業生涯中,經歷了三次槍擊事件,並在倫敦和孟買經歷過恐怖襲擊。他說,與他在9月11日期間的經歷和隨後的恢復工作相比,其他一切都相形見絀。
今天,他與消防員一起爬樓梯;為了幫助支持急救人員的家人,他參加了5公里路跑,幫助災難性傷害者;他共同主持的組織「通向雙子星大樓的隧道」(Tunnel to Towers)今年將為因911恢復工作而造成健康危害,從而失去親人的家庭,償還逾200筆房屋抵押貸款。胡瓦內表示,恐怖襲擊並沒有動搖他的樂觀情緒。
「我看到了好人,我看到了驚人的犧牲和勇敢的行為。這非常鼓舞人心。」他說。
在曼哈頓,襲擊發生前一刻,胡瓦內擔任市長的保鏢。他在雙子星大樓被擊中、尚未倒塌之前,到達了現場。他告訴《大紀元時報》,「我們在曼哈頓中城吃早餐,我接到一個電話,說一架小型飛機撞上了大樓。我急忙趕去那裡。」
毛骨悚然的震撼場景
他所看到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
「用『混亂』這個詞都無法形容。有人從大樓裡跑出來。婦女們放下包,脫掉鞋子,赤腳奔跑。我從一架飛機的引擎旁邊走過。」 胡瓦內不會忘記人們從建築物中跳下的景象,也不會忘記人體撞擊地面時發出的聲音。他看到建築物和飛機墜落,聽到周圍傳來可怕的聲音。
當市政府試圖盡其所能的從混亂中建立秩序,且獲得軍事支援時,橋梁、隧道和其他所有能關閉的東西,都被關閉了。這個國家受到了攻擊,沒有人知道是否還會有更多的攻擊。
胡瓦內說,這「非常危險」,因為人和碎片都在墜落,「當他們落下來時,如果你在下面,就非常危險。」
當大樓正要倒塌時,胡瓦內與一名司機交談,接著,司機突然急速倒車,並狂踩油門。直到胡瓦內轉身才發現,原來司機看到了兩座大樓中的一座,正在滾滾的白煙中倒塌了。濃煙在街道兩邊的建築物之間,向他滾來。
「這看起來就像印第安納‧瓊斯的系列電影《法櫃奇兵》那個場景,大球向你飛來,你開始逃跑。」 胡瓦內說,「所以我開始逃,在它追上我之前。然後,我在一條小街上轉彎。」最後,他僥倖逃脫,但感受到爆炸的威力。
當他看到一輛消防車沿著小街,向他和雙子星大樓駛來時,他試圖用旗子將車引開。「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消防車,我也不知道那些消防員那天是否死了。」 胡瓦內說。
胡瓦內說,在第二座塔倒塌後,他跳到市長身邊保護他。直到危機處理的小型總部建立後,他才終於在那天晚上回家。然而,他其他的數十名朋友命運卻不同。
感動胡瓦內的眾多英雄中,有一名消防員,他在雙子星大樓災難中喪生,當時他本可以選擇去打高爾夫球。然而,襲擊發生後的第二天,當胡瓦內開車去上班時,斯蒂芬‧西勒(Stephen Siller) 才剛下班,當時他正準備和布魯克林的兄弟們一起去打高爾夫球。當他得知一架飛機墜毀後,又開車回到車站,拿起60磅(約27公斤)的裝備和氧氣,前往布魯克林炮臺隧道。
當西勒鑽進悶熱的布魯克林炮臺隧道,拖著沉重的裝備,走了近5公里,與消防員同事會合後,他再也沒有回來。
「我認識的人中,那天可能有50個人死了,另外20到25個人在那之後死了。」他接著說,自己原本不認識西勒,直到得知西勒的犧牲,他的兄弟弗蘭克‧西勒(Frank Siller)以其名義,創立「通向雙子星大樓的隧道」(Tunnel to Towers)組織。
今年,現年63歲的胡瓦內和弗蘭克‧西勒,向在恢復工作中,因長期健康影響而喪生的急救人員致敬。2022年3月,死於侵襲性癌症的紐約州警察少校羅德里克‧科文頓 (Rodrick Covington) 就是其中之一。「我在工作中了解到他。」 胡瓦內談到他們一起為這座城市服務的時光時說。
「真正的英雄是那些不被記住的人。當然,我這麼說,不是貶低那些英勇的行為,而是在讚頌那些失去親人後,每天早上能夠站起來,繼續前行的人。這本身就是一件英雄的事情。」他說。
原文「NY Detective Survived Twin Towers Collapse—Now Gifts Homes to Families of Fallen Heroes of 9/11」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