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版摩西分海 建功嶼夏季正午遊客多

金門版摩西分海。(廖儷芬/攝影)
金門版摩西分海。(廖儷芬/攝影)

【記者廖儷芬/金門報導】

位於金門縣金城南門的浯江溪口,有一個小小的秘境——建功嶼。這座面積約500平方公尺的小島,因其在金門本島與烈嶼之間的重要地理位置,被賦予「建功砥柱」的美名。當潮水退去時,石板道會逐漸露出,彷彿一條通往小島的神秘之路,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探險。7月1日正午太陽曬的讓人發暈,遊客反而往海裏走去。

7月1日退潮時間,遊客能走的時間,大約是正午後,太陽最曬的時候。7月1日退潮時間,遊客能走的時間,大約是正午後,太陽最曬的時候。(廖儷芬/攝影)

潮間帶生物 欣賞大自然美景

當你沿著石板道走向建功嶼,舊的軍事基地時,兩旁潮間帶的豐富生物讓人目不暇給。大小朋友們蹲在石板道邊,興奮地觀察螃蟹、招潮蟹和彈塗魚的動作。招潮蟹揮舞著鉗子,讓大家忘了退潮時,已經是正中午了,顧不得大太陽,大小朋友專注的想拍牠們而已。

潮間帶生物豐富。潮間帶生物豐富。(金門縣政府提供)

藝術地景「牡蠣人」 不同時間拍的效果也不同

建功嶼的另一個亮點,是由芬蘭建築師兼藝術家Marco Casagrande為2013年金門藝術節創作的地景藝術——牡蠣人(Oystermen)。這四個巨大的鋼鐵雕塑,靈感來自於軍用反登陸樁和鐵條,身上配有太陽能板。夜晚來臨時,牡蠣人的斗笠會發出迷人的藍光,彷彿海上的守護者,靜靜地注視著來往的遊客。如果時間對的話,還可以拍夕陽下的「牡蠣人」。

2013年金門藝術節創作的地景藝術——牡蠣人(Oystermen)。2013年金門藝術節創作的地景藝術——牡蠣人(Oystermen)。(廖儷芬/攝影)

碉堡與歷史 探索金門的過往

從起點一直走在石板路上,一路向前,終點站就是舊的建功嶼軍事基地,你還可以參觀面向金門大橋的鄭成功雕像。

面向金門大橋的鄭成功雕像。面向金門大橋的鄭成功雕像。(廖儷芬/攝影)

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兼任講師王芳堃表示:「登上碉堡,回望金門本島,彷彿時光倒流,讓人感受到這片土地上的風雲變幻。這些軍事建築,不僅是金門歷史的一部分,也是對當年鄭成功和金門人民不屈精神的致敬,這裏的雲彩也特別漂亮壯觀。」

建功嶼上軍事遺跡。建功嶼上軍事遺跡。(廖儷芬/攝影)
當潮水退去時,石板道會逐漸露出,彷彿一條通往小島的神秘之路。當潮水退去時,石板道會逐漸露出,彷彿一條通往小島的神秘之路。(廖儷芬/攝影)

站上雕堡的最高處,可以回眺金門本島、金門大橋,還有遠方的廈門,視野相當遼闊。

前景是蚵田,中景是金門大橋,遠方是廈門。前景是蚵田,中景是金門大橋,遠方是廈門。(廖儷芬/攝影)
建功嶼四面都有不同的風景。建功嶼四面都有不同的風景。(廖儷芬/攝影)

很曬但是一趟輕鬆愉快的旅程

記得先導航到延平郡王祠,將車停在那邊的停車場,然後步行至建功嶼的沙灘。起點處設有洗手間和洗腳池,非常方便。由於石板道可能泥濘且有不少石蚵和藤壺,建議穿著防滑、防曬且不怕髒的鞋子,避免穿拖鞋。帽子的話,風大時就戴不住了,雨傘也拿不了。此外,了解潮汐時間也是必須的,這樣才能確保你能順利在退潮時走到小島,並且安全返回。

石柱上佈滿了牡蠣。石柱上佈滿了牡蠣。(廖儷芬/攝影)
中午剛退潮,石板上有縫隙,鞋子髒的話,可以來洗腳池洗哦。中午剛退潮,石板上有縫隙,鞋子髒的話,可以來洗腳池洗哦。(廖儷芬/攝影)

在建功嶼軍事雕堡大門前,也有水龍頭可以洗手,入園後也有廁所,登高望遠欣賞金門大橋之外,還可以看到一大片牡蠣養殖區,喜歡拍照的朋友,怎會錯過呢。

建功嶼舊軍事用地。建功嶼舊軍事用地。(廖儷芬/攝影)
建功嶼上可以回眺金門本島。建功嶼上可以回眺金門本島。(廖儷芬/攝影)
建功嶼上的建物。建功嶼上的建物。(廖儷芬/攝影)
建功嶼島上地標。建功嶼島上地標。(廖儷芬/攝影)

延平郡王祠 建功嶼停車場旁的景點

如果你對歷史感興趣,不妨在前往建功嶼之前,先造訪一下延平郡王祠。這座仿古宮殿建築,佔地約300平方公尺,位於金城西南郊。這裡曾是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基地,視野開闊,象徵著毋忘大陸的精神。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並瞭解鄭成功當年在金門的豐功偉績。

延平郡王祠。延平郡王祠。(廖儷芬/攝影)
延伸閱讀
2024金門咖啡節 探索巷弄風味
2024年04月17日 | 8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