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歐洲廠拚2027年起量產 招募近2000員工盼造世界級團隊

台積電歐洲廠拚2027年起量產。圖為台積電廠房。(記者宋碧龍/攝影)
台積電歐洲廠拚2027年起量產。圖為台積電廠房。(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張原彰/綜合報導】

台歐半導體合作論壇10日在德國柏林登場,台積電德國廠、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總裁克伊區(Christian Koitzsch)在會上表示,未來3至5年將有數百名台積電工程師進駐德勒斯登,ESMC也預計招募近兩千名員工,以達成2027年開始量產的目標。

ESMC為台積電與博世、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等歐洲半導體業者共同出資成立。對於台積電赴德國設廠的進度,市場給予高度關注。

克伊區表示,ESMC所建設的無塵室面積約4萬5千平方公尺,量產化規模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晶圓製造的競爭力,也可以替供應鏈創造許多的就業機會。

台德半導體技術交流方面,克伊區表示,為加速建廠速度,台灣員工將進駐德勒斯登協助,同時德國也派了許多員工到台灣接受訓練,了解設備運維、排錯等作業。

另外,克伊區表示,未來3至5年將有數百名台積電工程師進駐德勒斯登,ESMC同時也會有近兩千名員工,因此將招聘大量的德國、歐洲人才,希望打造卓越的世界級團隊。

關於晶圓廠進駐對當地水電供應的影響,克伊區提出數據說明,台積電廠房所需的用水量約是產業平均的50%,每平方公分的矽片電力消耗則為產業平均的60%。

在《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推動下,克伊區表示,台積電赴德國設廠,除提高歐洲半導體製造的全球市占率,未來台積電德國廠每年將生產約48萬片12吋晶圓。

SEMI:
台供應鏈進入大航海時代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則說,隨著台積電海外布局效應,台灣供應鏈可掌握進入歐美市場的機會,「這不僅象徵台灣供應鏈進入真正的大航海時代,也是企業國際化很好的機會。」

曹世綸表示,台歐供應鏈互補、共榮,台灣的強項為IC設計、半導體製造和封裝,歐洲則具設備、材料和研發優勢,以及矽光子和化合物半導體技術。歐洲市場商機龐大,汽車、智慧製造領域應用多元。

談到台積電赴德國設廠面臨工會挑戰,曹世綸表示,業者海外布局時本應了解在地的文化差異,這不僅是台積電的考驗,而是所有企業走向國際化都會面臨的課題。◇

延伸閱讀
台股收21803.77點 上漲238點再創新高
2024年05月27日 | 7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