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易怒 或因表達能力不足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

孩子鬧憋扭、發脾氣,有不少父母以為是情緒問題。信誼基金會研究調查發現,僅半數家長表示,3~6歲的孩子會用語言代替哭或發脾氣來表達需求,顯示出孩子情緒失控可能是語言表達不足所導致。專家鼓勵家長以對話式的親子共讀刺激孩子語言能力。

調查顯示,96.8%家長認同,父母孩子之間的對話與互動對語言發展的影響力較大,近九成家長不認為「語言長大自然就會」,且在孩子1歲前就會積極口語互動,聽到孩子咕咕咿呀聲時就會跟他「對話」。

此外,僅有64%父母自評日常和孩子的聊天時間頻繁,98%認為親子共讀是促進語言發展最好的方法,只有50%會主動引導孩子說出對故事的想法。

針對這項調查,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表示,若孩子8歲前有良性親子互動,不只有助於語言學習,對大腦發展、情緒穩定、認知能力和社會化都有正向影響。爸媽可從日常生活對話、親子共讀技巧強化來提升孩子語言表達。

張杏如認為,台灣父母較少主動和孩子分享生活點滴或表達感受,孩子也多半處於被動回答狀態,建議父母多撥出時間和孩子聊天,分享看法和感受。

張杏如也認為,跟孩子一起吃飯時的對話有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對話式的親子共讀能刺激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到了4、5歲時,讓孩子複述故事內容,學習表達,能更加理解繪本中的意義,當孩子再大一點,可增加共讀後的討論或提問,培養累積思辨能力。

信誼基金會於2023年11月透過網路進行「1~6歲幼兒語言發展與親子對話調查」,收集1萬403份家中有1~6歲孩子的家長回覆。從問卷中發現,在3~6歲「語言表達」學習關鍵期,僅半數家長說,幼兒會用語言代替哭或發脾氣來表達需求。家長以為的情緒問題,可能與語言表達不足有關。◇

延伸閱讀
當你生氣時 最常出現哪種認知扭曲?
2024年05月01日 | 7個月前
原來,我的憤怒 是這樣產生的!
2024年04月18日 | 8個月前
達觀軍艦艦長遭控濫權 立委提五要求
2024年04月03日 | 8個月前
情緒變化竟與腸道菌相關?
2024年03月04日 | 9個月前
疫情減互動 遲緩兒增加
2023年12月14日 | 1年前
說話時忘詞正常嗎?
2023年12月26日 | 12個月前
勇敢面對「失控」 找回自己
2023年09月20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