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消費糾紛7.8萬件 線上遊戲連三年居冠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17日公布,去年共受理7.8萬件申訴及調解案,較前一年新增8,056件,多為首次申訴,案件數達6萬2,848件,占全國申訴及調解案件近八 成。排名首位的申訴類型為「線上遊戲」,已連續三年排名第一。

2023年國內全年民間消費規模突破11兆元大關,改寫歷史新高。據消保會統計,隨著消費規模成長,2023年度全國受理申訴及調解案件計7萬8,682件,較前一年7萬626件增加8,056件。

消保處17日公布數據,排名前五名的申訴類型分別為「線上遊戲」、「運輸」、「食品」、「服飾、皮件及鞋類」及「補習班」,共有2萬111件,約占第一次申訴案件的32%,「線上遊戲」已連續三年排名第一。

消保處說明,「食品」方面,因有業者違法販售過期食品及食品衛生等事由,由去年第四名升至今年第三名;「補習班」因有業者無預警倒閉,使此類爭議2018年後首次進入第五名。

消費糾紛不斷,消保處提出下述注意事項:首先是參與線上遊戲時應了解業者的遊戲管理規則及活動中獎機率,避免違規使用外掛程式,並優先選擇國內註冊公司發行或代理的線上遊戲,確保自身權益。

訂購機票時,除確認機票中、英文姓名是否與護照一致外,應了解各家航空公司對於退、改票及行李託運等相關規定,若有貴重物品,建議放在手提行李,就近保管。

至於使用外送平台送餐服務,消保處表示,消費者應多了解各家業者的點餐流程、扣款方式及送餐通聯流程,網頁點選餐點項目後,留存扣款相關畫面,發生消費糾紛時應立即留存雙方聯繫資料,以保全證據。收餐後應從速檢查,如有不符應儘速通知平台。

民眾購買食品,應盡量選購包裝完整的食品,外包裝並應有明顯標示有效日期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事項。另應保留購買憑證,如發現食品有異味或異物,一併留存剩餘食品供檢驗或證明之用。◇

延伸閱讀
Uber宣布砸308億 併購台灣foodpanda
2024年05月14日 | 1個月前
食安問題頻傳 蔣萬安:成立檢驗專案
2024年04月11日 | 2個月前
超搞笑!主人「隱身」測愛犬智商
2024年01月11日 | 5個月前
趣味小遊戲 激勵孩子樂做家事
2023年12月15日 | 6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