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將發行4.4兆超長期國債

中共財政部將發行三種超長期特別國債。示意圖。(TEH ENG KOON/AFP)
中共財政部將發行三種超長期特別國債。示意圖。(TEH ENG KOON/AFP)

【記者許蒔/綜合報導】

中共財政部將在5月17日、24日及6月14日,分別發行30年、20年、5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據中國媒體澎湃新聞報導稱,其中2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有2批,分別分3至4次發行;3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有3批,每批分4次發行;5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有1批,分3次發行。

報導表示,超長期特別國債將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這是為了系統解決重大建設資金問題,今年先發行人民幣1兆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4.4兆元)。

今年3月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國債專項將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中共官媒《經濟日報》13日刊文表示,今年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特別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等;因此要把政策工具用足用好,特別是及早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

政府債券到期 民間需求仍弱

另外,11日中共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4月新增社會融資為負1,987億元,罕見出現負成長。社融增量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額,包括企業債券、政府債券等直接融資,以及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等間接融資。

中國央行原本應公布單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但卻公布1至4月的社融新增數據。經媒體計算發現,4月的社融新增數據並不樂觀,單月新增社融負1,987億元(新台幣負8743億元),去年同期為1.22兆元。

分項來看,4月大幅負成長數據最大的拖累是政府債券融資。4月政府債券融資負984億元,比2023年4月少增5,532億元。政府融資曾經是去年第4季以來新增社融的主要支撐項,單項曾經在2月新增社融中的占比高達近40%。

 由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唐涯主持的財經媒體「香帥的金融江湖」指出,政府融資降速的背後,直接的原因是大規模政府債券到期壓力,債券發行進度偏慢問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今年直到4月仍然偏保守的財政政策。

在企業和居民方面,4月,企業貸款增加8,600億元。其中,企業中長貸為4,100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2,600億元,企業短貸轉至負4,100億元,創同期新低。居民貸款負5,166億元,比去年同期低2,755億元。

文章指出,實體企業融資意願低,居民端的融資延續偏弱趨勢,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短期貸款均是歷史同期新低值。與地產銷售持續偏弱、居民消費尚待修復有關。

中國央行10日發布2024年第一季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呼應了相關數據,其中提到「信貸增長已由供給約束轉化為需求約束」;並直指當前存在的問題的關鍵是需求低迷,提出「當前物價處於低位的根本原因在於實體經濟需求不足、供求失衡,而不是貨幣供給不夠」。◇

延伸閱讀
【海底冷戰】電纜繞開中國
2024年05月12日 | 1個月前
520前中共挑釁 國防部:嚴密監控
2024年05月08日 | 1個月前
經貿嚴重不平衡 歐盟施壓習近平
2024年05月07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