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使用面部掃描減少擁堵 專家憂隱私風險
一些航空公司已經在使用「刷臉」掃描辨識身分,設置在辦理登機手續、安全和出入境檢查等等,以加快乘客流動速度。加拿大航空也已在試用。不過,專家對隱私風險表示擔憂。
據CBC報導,航空管理專家格拉德克(John Gradek)表示,臉部辨識技術的使用會越來越普遍。
雖然航空公司和機場都表示,臉部辨識可以使航空旅行變得更高效和流暢,但隱私權倡導者認為,生物辨識數據的使用,令人擔心它容易被濫用。
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正在安裝相關系統,阿聯酋航空公司也開始在使用該技術,據報中國的機場已經使用臉部辨識技術。加航2023年2月啟動一項試辦計畫,在溫哥華和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小範圍使用臉部辨識技術。
臉部辨識減少機場擁堵
格拉德克說,「臉部辨識是一種公認的安檢方法。」他解釋,機場的臉部辨識技術是將掃描的影像,和旅客的旅行紀錄(例如護照)進行比對。如果結果匹配就放行。
生物辨識技術可以幫助航空公司更易了解乘客在機場內的位置。格拉德克說,如果錯過登機時間,「他們基本上可以很快找到你,並向你發送簡訊,說:『你遲到了,請到這裡來登機』」。
另一個好處是減少排隊。無論是等待託運行李、安檢還是登機。他說,掃描系統可以減少需要人工進行的步驟,尤其在需要人工檢查身分和登機牌的登機口。
2018年,杜拜國際機場推出了所謂的「智慧通道」,用於掃描乘客的生物辨識資訊,並自動檢查護照。一名乘客的處理時間大約為15秒。
隱私權專家的擔憂
隱私倡導者擔心,人們對臉部辨識的潛在危害知之甚少,而它現在正變得越來越普遍。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公共政策數位社會項目總監麥克菲爾(Brenda McPhail)說,多數普通人不太清楚臉部辨識如何運作,也不知道有何風險。「它經常在幕後祕密運作,而且在準確性方面存在明顯的缺陷。」這些缺陷通常給有色人種等弱勢群體帶來影響。
麥克菲爾表示,臉部就像指紋一樣永遠不可能被抹去,應該受到保護。
根據加航的介紹,該系統使用的臉部檢測數據,保存在旅客自己的設備上。當旅客使用加航應用程式辦理登機手續時,該資訊會與加航共享。在「航班起飛36小時後」,公司儲存的資訊會被刪除。
麥克菲爾認為,36小時的數據儲存時間內,也需要確保數據的使用方式保持透明。
需要更多隱私立法
加拿大自由黨政府已經提出的C-27法案,為如何使用個人資訊制定了規則。政府表示,「這項擬議的立法,將確保加拿大人享有一流的隱私和數據保護;違反規定的公司,將面臨嚴重後果。」
麥克菲爾對該立法給予「合法商業目的」豁免表示不滿,該豁免允許公司在特定情況下,不需通知客戶就可使用某些資訊。她呼籲政府將生物辨識資訊定義為敏感資訊,並取消相關的豁免。
「這(豁免)在隨提議的隱私法中,帶來了巨大的漏洞。對於像臉部辨識這樣很容易在暗中進行的操作來說,確實是個問題。」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