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HPV後罹頭頸癌 中年男性風險高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

據台灣最新調查顯示,每50位健康男女中就有約1人口咽部檢測出人類乳突病毒(HPV)。醫師表示,頭頸癌多好發於40至60歲的中年男性,且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多數男性容易輕忽症狀,因此多數患者確診已是晚期,常見危險因子,包括吸菸、飲酒、嚼食檳榔等,若感染HPV,將大幅提升口腔癌發生率。

頭頸癌依據發生部位,分成口腔癌、口咽癌、鼻咽癌、下咽癌及喉癌,症狀會因原發位置不同,會呈現許多不同的表現,像是若在口腔,會呈現口中傷口不易癒合且會疼痛的情況,另若是在口咽部位,則會造成吞嚥困難及口臭、喉嚨卡、痛等情況。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表示,最新調查顯示,台灣健康男女中約有1.6至2.1%口咽部感染HPV,相當於每50人中近1人口咽部檢測出HPV,其中又以31至40歲、51至60歲男性感染率最高。

頭頸癌常見危險因子,包括吸菸、飲酒、嚼食檳榔,但多數民眾不知HPV也是風險因子之一,若感染HPV且平常就有吸菸、嚼食檳榔等習慣,將會大幅提高口腔癌的發生風險。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醫師陳贈成表示,男性在感染HPV後自然產生抗體比例偏低,在長期感染、無法自行清除的情況下,可能演變成癌症,目前統計,台灣男性罹患頭頸癌的比例為女性的10倍,而頭頸癌多好發於40至60歲的中年男性,且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多數男性容易輕忽症狀,因此多數患者確診已是晚期。

婁培人以診間觀察舉例,有些生活作息正常且不菸、不酒,及不檳榔的40至60歲男性,因口咽部發現潰瘍遂就診,卻意外發現感染HPV,進而確診為頭頸癌,罹癌後不僅須面對治療導致的外觀改變、說話功能受損,同時也要負擔龐大治療費用。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提醒,大多數的HPV感染會自行清除,若長期持續感染且無法自行清除,可能導致HPV相關疾病,預防HPV的訣竅,包括安全性行為、改善生活型態(不菸不酒不檳榔),或依醫囑接種HPV疫苗。

延伸閱讀
(研/究:)每週飲酒 罹下咽癌增19倍
2019年11月25日 | 5年前
頭頸癌反覆復發 電療150次求活
2017年12月14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