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高雄廠 導入 2 奈米製程

台積電高雄導入2奈米製程。(中央社)
台積電高雄導入2奈米製程。(中央社)

【記者張原彰、侯駿霖/臺北報導】

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近期不斷傳出投資計畫有新進展,董事會在8日決議高雄廠將導入先進的2奈米製程。經濟部長王美花9日強調,台積電布局策略是「兩邊都顧」,但最先進技術仍根留臺灣。

台積電在8日的董事會的決議有兩大重點,一是決定與博世、英飛凌和恩智浦在德國德勒斯登合資設廠,二是在高雄的建廠計畫有新進展。

高雄廠製程改為2奈米

台積電原先預計在高雄建2座廠,包括7奈米及28奈米廠,但這兩座廠陸續調整,台積電在8日的決議也給外界一個正式說法,就是晶圓廠興建工程則照常進行,且2座廠的製程都改為2奈米。

未來台積電在臺灣會有多個2奈米產區,除了竹科和中科之外,高雄廠也會成為2奈米基地。

對於台積電的這項決議,王美花在9日出席「2023產業戰略高峰論壇-供應鏈全球大進擊」致詞時表示,台積電原本規劃在高雄建的廠是28奈米製程,但是該製程現在已在日本投資,且在德國也是28奈米及投入車用晶片,所以調整在高雄廠的布局,改成更先進的相關技術。

她認為,雖然今年的景氣不是很好,對台積電來說,這些中長期的需求都存在,所以確實還是需要持續在臺灣,針對先進的製程做布局。

經長:先進製程根留臺灣

王美花表示,台積電宣布赴德國投資、財政部公布7月出口歐洲占比年增24%,均可顯示臺灣供應鏈移轉的新趨勢,當然台積電也有在美國、日本設廠,主要是配合客戶韌性需求進行的全球布局。

「儘管與當地會有不同文化、人力等方面挑戰,但也帶來新的機會」,王美花說,例如與日本先進技術、德國特殊製程車用晶片的緊密合作,也是廠商國際策略一環。不過,台積電宣布在高雄將設2奈米廠,以及研發中心7月開幕,都呼應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提出的「深耕臺灣、根留臺灣」趨勢。

王美花表示,台積電布局策略是「兩邊都要顧」,臺灣半導體供應鏈將有更多的擴散效果,深化國內外發展,例如最完整的AI供應鏈及生態系都留在臺灣,從晶片、封裝、伺服器、載板、顯卡及散熱等需求,都由臺灣研發、驗證和生產,這股AI商機也挹注7月資通訊產品出口年增54%。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掌握先進製程的優勢,近來國際上也出現「太集中臺灣」的關切聲音。王美花進一步說明,2022年全球半導體產值約7千億美元,而美國收益占比為3,600億美元、臺灣則占1,600多億美元,因美國主要深耕軟體設計、矽智財(IP)、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等,是半導體產業最值錢的部分。

「但沒有臺灣完成製造,產品也難實現好的設計」,王美花認為,這方面臺灣電子五哥、十哥也相當有經驗,臺灣身為民主國家的供應鏈,將越受國際信賴。

台積電持續投資建廠,他們在日本、德國與美國的投資效益,被拿來做比較,資深半導體產業評論家陸行之分析,在設備折舊完成後,台積電日本廠長期獲利率將優於德國廠,德國廠又將優於美國廠。

陸行之指出,若日本廠及德國廠營運順利,政府持續加碼補貼,台積電可以繼續加碼投資5奈米、7奈米,加大美國招商競爭壓力。◇

延伸閱讀
張忠謀:陸難成半導體霸主
2023年08月07日 | 1年前
台積降財測 專家點名2凶手
2023年07月26日 | 1年前
台積竹科銅鑼新廠估砸900億元
2023年07月25日 | 1年前
晶圓代工下半年營運遇逆風
2023年07月23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