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破除進化假說的經典迷思(中)

大紀元特稿:透視「進化論」。(大紀元製圖)
大紀元特稿:透視「進化論」。(大紀元製圖)

文/《透視「進化論」》寫作組

二、不是「自然選擇」而是「有意設計」

進化假說認為,所有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和真菌等,在漫長的演變中,生物之間為了生存而互相競爭,結果是適者生存、弱者淘汰,這個過程被稱為「自然選擇」。

達爾文認為:「如果我們看每一種生物都是一種不知名生物的後代,那麼它的親本及所有過渡物種應該被新的、更完美的新種消滅了。製造新種的同時就消滅了舊種。」¹¹⁴

20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著名動物學家、遺傳學家戈德施米特(Richard Goldschmidt, 1878-1958)教授評論:「沒有人透過微突變的積累成功的生產出一個新物種。達爾文進化論的自然選擇理論從來沒有任何證據可證明,但卻被普遍接受。」、「透過微進化不可能形成任何新物種。」、「微觀進化(物種內的變化)的事實,不足以理解宏觀進化(從一個物種到另一個物種的理論上的變化)。」¹¹⁵

2.1 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這麼長

自從達爾文提出進化假說以來,長頸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的脖子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門話題。長頸鹿的脖子和腿都很長,在哺乳動物中是獨一無二的。

進化假說支持者提出的解釋是「低處食物短缺假說」和「性選擇假說」。

比如他們認為,長頸鹿的祖先可能面臨了食物短缺的挑戰,因此這些動物開始進化出更長的頸部,以便觸及到更高的樹枝和葉子。這些具有長脖子的個體比其他同類更有優勢,因為牠們可以獲得更多的食物,生存下來的機會更高,也能夠更容易的繁殖後代。這條漫長的演化過程最終導致了現代長頸鹿的出現。¹¹⁶

首先,這些想法都存在一些基本邏輯上的問題。

第一、如果長頸鹿的脖子是因為食物短缺進化來的,不可能只是長頸鹿遇到食物短缺,而應該同時進化出長頸馬、長頸羊、長頸牛等等,但人們並沒有觀察到這樣的動物。也就是說,同時代的其他動物,如馬、牛、羊和其他物種,也沒有進化出長脖子,牠們仍然存活下來了,說明低處應該有充足的食物供動物們食用。

如果低處也有食物,為什麼長頸鹿還要進化出長脖子去取得高處的食物呢?牠們可以進化出長長的舌頭,或者改變飲食習慣,如可以吃不同的食物,或進化出其他適應能力來取得其他的食物。顯然「低處食物短缺假說」存在明顯的邏輯問題。

更有意思的是,我們看到長頸鹿照樣能吃低處地上的草。

第二、後來的進化論支持者又提出來,長頸鹿可能不僅是因為食物短缺,還有可能是因為性選擇的緣故,即具有長脖子的個體可能更容易吸引配偶。¹¹⁷ ¹¹⁸

但吸引配偶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增加色彩、力量等等,為什麼長頸鹿非要花費那麼大的精力、那麼長的時間「勞神費力」的去進化出長長的脖子,才能達到增加對異性吸引力的目的呢?其他沒有長脖子的物種,難道就沒有辦法找到配偶嗎?「性選擇假說」也站不住腳。

第三、進化假說支持者於是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認為長頸鹿的脖子變長是為了增加警惕性,從而在遇到天敵的時候能跑得更快。他們認為長頸鹿的祖先,與目前唯一尚未滅絕的長頸鹿的近親──㺢㹢狓(Okapia johnstoni,又稱歐卡皮鹿)類似,牠們生活在叢林中,那裡有豐富的植被,容易幫助牠們躲避天敵。¹¹⁹

他們認為,長頸鹿生活在草原上,比較空曠沒有藏身之處。牠們遇到天敵時,需要奔跑才能逃脫。在大草原上,身高的增加和脖子的延長,可以讓長頸鹿看得更遠、更容易及早發現天敵,從而及時逃脫。

總之,支持進化假說者認為長頸鹿的脖子和腿變長是為了增加警惕性,在遇到天敵的時候能跑得更快,從而提高生存率。

然而,這個假說有幾個問題:長頸鹿警惕性再高也不如豹子機敏、跑得再快也不如豹子快,而且為什麼非洲草原上那麼多警惕性高、反應靈敏、跑得快的動物大部分是短腿的呢?同時因為脖子和腿的長度的增加,牠的目標也變得更大了,也更容易被天敵看見。所以這個假說的邏輯也是站不住腳的。

上面幾個從進化論角度所做的推理,都存在嚴重的邏輯缺陷。

另外,從生物學角度來看,用進化學說解釋長頸鹿的長脖子,也存在嚴重問題。

1. 時間漫長:達爾文提出逐漸進化的觀點--一點點的變化,脖子變長一點,心臟稍微變大一點,肌肉稍微變強一點--這樣的進化即使有可能發生,也需要很長時間,還沒等到「進化」出足夠長的脖子,它的生活環境可能又發生了巨大的變遷了。沒有發現中間類型的中頸鹿化石,說明這個過程不見得發生過。

2. 極小概率:一個物種要變成另一個不同的物種,不僅僅是一個局部的變化,整個身體也會發生系統性變異。例如,脖子變長時,對應的心臟也需要變得更強大,才能把血輸送到更高的地方,血壓控制系統也需要更完善;腿變長的時候,骨頭、血管、肌肉、神經都要跟著長。這些變化需要幾乎同時完成,才可能成功產生出來一個長脖子、長腿的長頸鹿。

動物的DNA雙螺旋結構非常穩定,變異度很小,而且一次只能變化一點。所以這麼多的基因同時需要朝著相同的方向來突變,就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概率事件。

另外,過渡物種的變化需要同時發生在同一物種的多個個體身上,才能允許包含顯著突變的基因得以繁殖和傳代。這個更加小概率的事件,用來解釋生物種類的變化實在是過於牽強。

3. 病態變異:雖然進化假說認為基因突變是隨機的,但是實際上大部分基因突變是有害的(《第三章》詳述)。德國病理學家維爾嘯教授認為,「必須改變一直存在的生理規範,這只能稱為異常。在古代,異常被稱為pathos,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一次偏離正常,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病態事件。」¹²⁰

所以這麼多的基因同時朝著相同的方向來突變、偏離,不僅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概率事件,而且對原來生活正常、健康的物種來說,還很可能就像得了一場嚴重、致命性的疾病。

支持進化假說的人對長頸鹿出現的解釋,就和熊變鯨魚的邏輯一樣,看起來更像童話故事、科幻小說,而不是科學假說,所以我們也不用高深的理論來解釋,就用常識判斷一下就可以分析出來。生命現象的複雜性,不可能通過這樣的進化假說得到解釋。

「進化」出長頸鹿這樣的脖子已經非常困難,而從水生生物轉變為陸生生物,也需要在基本的生理結構上,包括眼睛、鼻子、消化系統、肺、肌肉和骨骼等多個器官系統,同時發生千萬次突變,更需要改變很多基因的編碼和表現,從而在整個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水平上實現表現型的變化。這麼多的小概率事件加在一起發生,這就是「設計」的過程。

所以,當我們分析進化論者用來解釋長頸鹿進化的理論,就不難得出結論--物種不可能是透過自然選擇的方式演化而來的,更可能是被設計出來的。

2.2 讓達爾文感到震撼的眼睛

達爾文在1860年給「美國植物學之父」格雷¹²¹(Asa Gray, 1810-1888)的一封信中寫道:「關於(物種起源的)弱點我同意。直到今天,眼睛讓我不寒而慄,但當我想到那些眾所周知的細微差別時,我的理智告訴我--我應該克服它。」¹²²

達爾文承認,眼睛的複雜性讓他感到震撼,承認眼睛是進化論的一個難題。他在《物種起源》中寫道:「眼睛有調節焦距、允許不同採光量和糾正球面像差和色差的無與倫比的設計。我坦白的承認,認為眼睛是經過自然選擇而形成的假說,似乎是最荒謬可笑的。」¹²³

到現在已經超過160年了,難題是否已經解決呢?不但沒有解決,而且隨著人們對眼睛各層細微結構、細胞、分子、生化過程越來越深入的了解,這個問題越來越令人困惑。達爾文試圖去克服這個難題,為自己的理論辯護,但人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個難度大得讓人無法想像,無異於「水中撈月」。

眼睛是一個神奇的器官,它具有精巧的結構,每一個部分都發揮著重要的功能,讓我們能夠感知和欣賞這個美妙的世界。眼睛複雜得令人愕然,比最精密的人造設備還要複雜得多。

人的眼睛好比一臺照相機,可以調節焦距、控制光線進入量並修正球面和色差。與照相機相比,人眼的視線範圍廣闊得多。我們的眼睛能適應不同強度的光線。目前即使是最先進的照相機鏡頭的寬容度(能拍攝到的最亮和最黑暗的範圍),也達不到眼睛所能看到的範圍。

眼睛不但能看見物體的立體形狀,而且視野極其廣闊,影像不會失真,動作也不會中斷。眼睛跟大腦一起作用,使我們能看見色彩、辨認圖案和形狀、看見立體的影像,也使我們的視線在追蹤正在移動的物體或影像時不會變得模糊。

人眼還像一臺先進得驚人的超級電腦,不但具有驚人的處理訊息能力,同時,運作的速度和方式也遠勝過人造的工具、電腦或照相機。

視網膜是眼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由10層結構整齊有序的排列而成。¹²⁴從深到淺依次為內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神經纖維層(Nerve fiber layer)、神經節細胞層(Ganglion cell layer)、內網狀層(Inner plexiform layer)、內核層(Inner nuclear layer,主要由水平細胞、無長突細胞和雙極細胞的細胞體組成)、外網狀層(Outer plexiform layer)、外核層(Outer nuclear layer,感光細胞--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的細胞核)、外界膜(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感光細胞層(Photoreceptor layer)和視網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我們重點提一下其中的幾層關鍵細胞:

1.色素上皮細胞富含黑色素,可吸收光線並防止反射,從而確保清晰的視野。它還能支持感光細胞的結構和功能,保護視網膜並形成血液視網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防止有害物質進入視網膜。¹²⁵

2.兩種感光細胞,分別是視錐細胞(約450萬個)和視桿細胞(約9,100萬個)。¹²⁶視錐細胞使我們能看見彩色和高度清晰的影像;視桿細胞的感光度則比視錐細胞高一千多倍,使我們在昏暗的環境下也能看見影像。事實上,在最理想的條件下,一個視桿細胞甚至能夠感應到一個光子(構成光的基本粒子)的存在!

黃斑(macula)是視覺最清晰的地方,含有最多的感光細胞。在黃斑中心的一個淺凹,稱為中央凹(fovea),視錐細胞密度幾乎增加了200倍。

視覺的產生說起來容易,其實需要一連串複雜的視網膜、視神經、大腦細胞之間的電生化反應才能實現。這個反應開始於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層,感光細胞具有一種特殊的能力,能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後面的就像西洋骨牌,一張接著一張的倒下、一個反應接著一個反應,直到產生視覺。(每週六見報)◇

延伸閱讀
西伯利亞8千年前堡壘 顛覆考古想像
2023年12月26日 | 1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