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服貿恐害臺灣(3)

【記者蔡正晴/綜合報導】

胡采蘋在YouTube頻道「追劇時間Emmy」中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表示,臺灣多開放兩倍產業項目給中國,而中國對臺灣開放的部分卻暗藏玄機,面臨不可知的風險。

服貿協議分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文本」、 「附件一、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及「附件二、關於服務提供者的具體規定」三個部分。胡采蘋說,真正重要的是附件一,它「列出兩國要開放的服務產業及開放程度」。

臺多對中開放兩倍產業項目

臺灣開放清單的第一項是商業服務類中的電腦及其相關服務業;而中國開放第一項是商業服務類中的會計服務。胡采蘋解釋,「雙方清單差異這麼大,是因為各有所圖」,貿易談判就是在談判桌上決定犧牲掉某些產業,然後換取某些產業,當年中方已擬定好讓哪些產業進入中國,並非臺灣可以左右,亦不像某些政治人物所言可以「談談看」。

如何知道貿易協議具體簽了什麼呢?胡采蘋說,「要每個產業逐項去對比,檢視雙方開放項目及程度」。據她的檢視,臺灣多開放兩倍的產業項目給中國,因此這是一個「門戶洞開」的協議。

中國開放產業藏玄機

胡采蘋指出,中國單方面開放的產業包括:會計業、電商、醫院服務業和旅行社。以電商公司為例,附件一中規定,臺灣電商公司去中國做生意只限於在福建設合資公司,臺資股權不能超過55%。

胡采蘋分析,中國電商阿里巴巴背靠浙江省,有龐大的製造業資源;拼多多和小紅書總部在上海,直接面對龐大的消費市場;京東商城和美團在北京,擁有強大的網路人才資源;相對而言,臺資總部設在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光是請人都困難,幾乎沒有優勢。

「旅行業是中國最大一項服貿逆差,一年達1千億美元(約新臺幣3.2兆)」,胡采蘋表示,「中國與臺灣都對對方開放旅行社市場。以旅遊業全體項目來看,臺灣卻單方面開放中國旅館業、食物服務業(包括餐廳飲料店)、主題樂園,即臺灣用旅館業、餐飲業、遊樂園三個產業去換一個旅行社產業。」

胡采蘋憂心,一旦中國平價大型連鎖旅館品牌進駐臺灣,臺灣中價位民宿很可能全倒。

四大會計事務所的前車之鑑

胡采蘋分析,「光看條文,附件一中對臺灣最有利的是會計業和醫院服務業。臺灣會計師可以去中國工作,也可以去中國開事務所。」

這表面上似乎很好,但胡采蘋說,中國改革開放後,一開始沒有外國會計師事務所,所以中企很難去美國上市,因此中共在1992年開放六家外資成立合資會計師事務所;等到很多中國學生學成歸回,中國財政部2012年發布本土化辦法,要求這些事務所的首席合夥人必須有中國籍、有中國的職業資格,等於外資公司只能換中國人當老闆。

胡采蘋提醒,在中國做生意「條文是條文,現實是現實」,中共開放的生意「隨時都能拿回去」。◇


延伸閱讀
兩岸服貿恐害臺灣(2)
2023年08月01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