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聯準會可以停止抗通膨行動了嗎?

⊙Milton Ezrati/文、唐雲舒/編譯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抗擊通貨膨脹的行動,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新資金流入經濟體系的步伐放慢了,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甚至是不進反出了。(註:當資金多流入經濟體系及當局的貨幣供給量較大時,會推升通膨。)與此同時,消費者的物價壓力似乎也有所緩減。種種跡象的確鼓舞人心。

不過,如果認為通膨會很快結束,那就錯了。像美國經歷的這種通膨不會快速輕易消除,這需要時間。聯準會必須再採取一段時間的行動,才能把通膨澈底控制住。

聯準會的抗通膨政策

關於資金流動的消息尤其需要注意。聯準會去年3月才開始實施抗通膨政策:一方面升息,另一方面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隨後,該機構更是加大政策力度,大幅提高升息幅度,並結束了「量化寬鬆」,不再向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

相應的,貨幣基礎(央行發行的貨幣包括三部分,即民間持有的現金,稱為通貨淨額;銀行庫存的現金,稱為超額準備;及銀行存在央行作為法定準備的現金)的供應量,出現了方向性的轉變。在2020~2022年期間,貨幣基礎的供應量以每年35%的驚人幅度增加(這顯然是推升通膨的主要因素);而在2022年3月至10月,短短7個月內,貨幣基礎的供應量就減少了13%,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期也下跌了近2.5%。

隨著聯準會的流動性政策逐漸消除經濟中推升通膨的因素,最新的通膨指標也令人寬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11月環比(較前一個月)僅上升0.1%;過去12個月升幅為7.1%,雖然高得讓人不安,但與6月9.1%的增幅相比,無疑是巨大的改善。

通膨率雖放緩 仍令人不安

不過,鑑於具體的物價漲幅,聯準會對通膨還是不能掉以輕心。例如,11月食品價格同比(較去年同期)上漲6.2%,居住成本同比上升7.5%;這是家庭預算中的兩個重要部分,其漲幅和前幾個月相比沒有明顯的減緩跡象。事實上,除了燃料和二手車,其他品項物價的漲速雖然略為放緩,但仍然令人不安。其實,燃料和二手車價格漲幅大為減緩,也是和早前瘋漲的情況相比較而言,實際上並沒有出現根本性的調整。

歷史上的通膨情況也提供了警示。以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大通膨為例:1974年美國CPI上漲率達到12%後,在1976年放緩到相對溫和的5%,很多人認為大通膨結束了。然而,通膨率在1979年再次衝到14%,令人震驚。

更近一點的數據也說明了類似的問題。例如,2003年美國平均通膨率正好達到聯準會的目標2%。當年1月的CPI環比增加0.5%,同比增加6.1%,足以讓人擔憂通膨時代的來臨;然而,當年4月和5月,CPI均下跌0.3%,如果單獨看的話,也足以讓人擔憂通貨緊縮的到來。但全年的平均水準卻是合適的。因此,當時不管針對哪個情況做出應對,都可能導致政策出錯。

「工資-價格螺旋」

歷史上的另一個教訓來自工資成長模式。美國的工資一直高速成長,年平均成長率達到略高於5%。2022年通膨水準最高的時候,這個工資增速都已經跟不上生活成本上漲的速度了;但最近幾個月,工資增速卻超過了生活成本上漲的速度。問題是,勞動生產力在下滑,2022年美國每小時的勞動產出較前一年下跌近5%。

如果企業支付的實際工資繼續高於勞工的產出(未來幾個月很可能出現這個趨勢),那他們只能靠漲價來保持利潤了。這種情況被經濟學家稱為「工資-價格螺旋」。在上次大通膨期間,即使導致最初通膨的因素消除了,「工資-價格螺旋」依然使得通膨居高不下。

抗通膨行動還不能停

這種「工資-價格螺旋」上升的勢頭及其他警示,向決策者和民眾傳遞出兩個基本訊息:第一,通膨壓力即使趨緩,但依然存在;第二,聯準會如果很快因此放棄抗通膨行動,將犯下錯誤,降低一點政策力度或許問題不大,但完全逆轉的話可能導致未來出現麻煩。(小標為編輯加)

--作者為《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的撰稿編輯、紐約通信公司Vested首席經濟學家。原文「Progress Against Inflation?」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