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防疫鬆綁10措施 輕症可居家隔離

【記者許蒔、林燕/綜合報導】

中共7日發布新的放鬆防疫10條措施,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長梁萬年接受央視訪問時說,中國是「小步快走」的改變防控,這要考慮多種要素,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

據中央社報導,上述新措施包含無症狀與輕症者可以居家隔離,除特殊場所外不再要求提供核酸證明、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健康碼等。隨後,央視新聞播放了有官方身分的專家梁萬年的訪問。

梁萬年此前數次為「動態清零」政策背書,但根據新播出的訪問內容,他則說,「我們一直在找一個最佳時機來優化完善⋯,並不是說我們一直不變的,我們一直有變,只不過我們是小步快走。找一個時機,一旦成熟,我們就會向前走一步。」

梁萬年指出,防控措施的調整要考慮多種因素,包含人群、政治、疫情、社會等,「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其中在影響策略和措施確定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防控的理念與防控的優先目標。

他稱,歐美發達國家與中國是有差別的,歐美一些國家受幾輪疫情衝擊,人群的大量感染獲取了自然免疫力,「當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命和健康代價,這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

他又說,歐美一些國家也強化疫苗接種,醫療資源與條件也比中國好。而中國的基本國情是老年人基數大,弱勢人群也數量龐大,醫療資源相對薄弱,這都需要加以考慮。

梁萬年並指,為了最終戰勝疫情,有幾個工作特別重要,其中第一個仍是「要堅定信念,要有效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接著才提到要進行疫苗接種,充分使用好藥物、物資與人員的準備,以及要防範醫療資源擠兌,加強定點醫院等相關救治能力的建設。

被問及何時恢復疫情前的生活狀態,梁萬年說,「我想我們準備好了真正完全戰勝這個疫情的一些基本的條件和前提,我感受到我們中國現在逼近,或者是接近了我們的這個時機。」

全球衛生專家:中國的疫情浪潮要來了

但其他國外專家卻對情況不太樂觀。美國雜誌《大西洋》(The Atlantic)6日就中國的疫情走勢採訪多名全球衛生專家,絕大多數都預測了感染病例激增、醫護服務跟不上、病毒可能會繼續演變等類似的結果。

南非流行病學家卡里姆(Salim Abdool Karim)說,現在,對中國疫情的預測「充滿了如果、但是和可能」,他說,如果政府採取更多措施為脆弱人群接種疫苗,並為COVID-19確診患者的長期湧入做準備,以及如果整個社會在病例增加時再投資建設一些緩解措施,也許可以避免最壞的情況。

卡里姆是最早發現和報告COVID-19變種病毒Omicron(510Y.V2新的變種)的醫學家之一。

外界擔心,中共打造超嚴苛清零政策,依靠大規模核酸測試以及集中隔離管控,是人為的製造了一個病毒真空環境。但是病毒就是病毒,並不隨人的意志而改變,攀升病例可能達到一個可怕的高峰。

亞利桑那大學的進化病毒學家沃羅貝(Michael Worobey)表示,最終,就像地球上的其他人一樣,預計中國的每個人都會接觸病毒。

中共現在在壓力下被迫退出清零政策,但它沒有設定任何退出的路線計畫圖。《大西洋》說,中國幾乎沒有積累任何的群體免疫力,還有可能會出現冠狀病毒菌株的新變種。而且中國的衛生保健系統也沒有能力處理激增的醫療需求。每10萬名中國居民中,只有3.6張加護病房床位,並且集中在較富裕的城市。◇

延伸閱讀
布林肯:北約對中共軍事發展擔憂
2022年12月01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