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有7條活動斷層 市府研擬災害預防對策

全臺共有36條活動斷層,其中有7條集中在臺南市轄內。(臺南市政府提供)
全臺共有36條活動斷層,其中有7條集中在臺南市轄內。(臺南市政府提供)

【記者袁世鋼/綜合報導】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統計,全臺共有36條活動斷層,其中有7條集中在臺南市轄內。為提升城市抗災韌性,臺南市長黃偉哲上月31日召開跨局處大規模地震災害策進會議,以老屋不倒、生命確保、機能不停等三大核心理念,擬訂短、中、長期的具體因應對策。

據中央地質調查所資料顯示,位於臺南市轄內的活動斷層包含觸口斷層、木屐寮斷層、六甲斷層、口宵里斷層、左鎮斷層、新化斷層及後甲里斷層等7條。黃偉哲指出,從1946年新化地震、1964年白河地震至2016年美濃地震,可知臺南屬於地震活動相對頻繁的區域,帶來的災害影響也都具有相當規模,潛在的威脅也不容忽視。

南市府消防局長、災防辦副主任李明峯表示,地震災害主要因子為地殼變動造成地表隆起、破裂或位移所致,由於地震發生的時機與區位至今不明,因此地震災害仍具不可預期性,無法事前預警,只能提前做好各項準備,不斷進行地震防災演練。他強調,新的建築物都應符合建築法規,既有老舊建築物也應進行耐震補強,才能有效降低地震災害風險。

針對預防大規模地震,李明峯指出,災害防救辦公室、各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及37個區公所,都已依中央規定編修「市級地區災害防救計畫」及「區級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並據計畫內容及權責分工進行有關地震災害的各項防救災工作,且至少每2年檢討更新1次。

而為避免大規模地震災害發生時造成民眾恐慌、救災人員慌亂,市府災防辦執行祕書王雅禾表示,南市府以中央研究院〈大規模地震災害防治策略建議書〉中的三大核心概念「老屋不倒」、「生命確保」、「機能不停」為策略主軸,輔以科研支持地震模擬及衝擊損失評估,並落實災害防救認知、學習、推廣與實地演練,期能有效減低災害造成的損失。◇

延伸閱讀
地震活躍期?花蓮外海又震規模5.9
2022年10月11日 | 2年前
池上強震 振興村逾百戶房舍損毀
2022年09月23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