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鬧缺糧 台灣田休耕/國人飲食西化 政府力推米食

【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

全球糧食危機,因為氣候異常,小麥、黃豆等欠收,糧食越來越貴,台灣有田卻休耕,有米卻少吃,錢跟國外買小麥等,這不是長久之計,有一天別國不夠吃、小麥變很貴或限制出口了,那台灣怎麼辦?

知名廚師李全德說,現在政府已加強推廣米食,把米食做成流行類的產品,像是在蛋糕、西點類等產品加入米,但是推廣力度仍有待加強,雖然有些米食加工品頗受民眾歡迎,但不夠廣泛及快速,政府應在教育方面著手,學校教育、餐飲教育都應多下一點功夫。

李全德指出,漢堡、薯條等西方飲食,製程中可能添加香料或是增加口感的材料,且行銷方式討好小朋友及兒童,以致台灣兒童從小被灌輸吃這類食物較好玩且有趣,反過來,多數家長會要求小孩吃飯時得規規矩矩,以致行銷米食這方面,台灣的企業就明顯較弱,造成孩子偏好西方飲食。

連發手工麻糬老闆陳連發說,「米食文化快要沒落,希望政府對於米類食物好好推廣,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舉辦活動,雖然初期會投入較多資源,但必須讓更多人知道台灣米食這麼棒,不要一年只推廣一次。」

為了持續推廣米食料理,繼「節慶家常米食嘉年華」,北市府首次舉辦「台北麻糬大獎賽」,邀請各地點心師傅,到台北一決高下。

以冠軍麵包荔枝玫瑰及酒釀桂圓麵包聞名的吳寶春,結合其他國家的烘焙技術及在地食材,烘焙出有台灣味的冠軍麵包,除帶動台灣相關產業發展外,也激勵了更多人投入麵包行業。參加麻糬比賽的阿緞姐認同的說,不管哪個族群必有鄉土文化,政府單位要用獎勵方式,來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流,共同重視台灣農產品。

同是參賽麻糬競賽的林雅雯擔憂台灣孩子身體狀況,她說,現在小朋友都很愛吃西化東西,那些食物很香很好吃,但是營養成分令人擔心。她表示,要改變民眾飲食習慣也很難,叫消費者不吃也不可能,因為到處都有在賣。

林雅雯也認為,政府應該多推廣米食,台灣農民個個都是靠天吃飯,有些人開心放颱風假,但是農民心在滴血,損失慘重。此外,台灣也會進口國外產品,但是產品真安全嗎?政府真的應好好推廣台灣這塊土地產品,並嚴格把關外來食品

台北市產業發展局長黃啟瑞表示,台灣小吃、米食、點心、水果與農特產從北到南均有不同選擇,充分展現在地民俗風情及飲食文化,令許多外國友人來台旅遊必定品嘗,更有「要了解台灣,先要了解台灣的小吃」一說。

黃啟瑞說,許多店家或美食愛好者更發揮創意思考,製作嶄新風味的點心小吃,例如將米榖粉用於麵包製作中,做出具中式風格的米麵包。更將商品精緻化,運用新思維的包裝設計與行銷概念,後讓傳統點心或小吃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熱門伴手禮,可說是台灣的驕傲,也是推廣台灣行銷之一。◇

延伸閱讀
糧食危機 分析:已成中國死穴
2015年02月17日 | 9年前
第一道曙光加持 忘憂鄉農遊正夯
2014年12月28日 | 10年前
吉林10大產糧縣 遇旱絕收
2014年08月14日 | 10年前
珍惜食物資源 解決全球糧食危機
2014年07月22日 | 10年前
陸現糧食危機 空糧庫數量成謎
2014年06月27日 | 10年前
花蓮就業中心辦徵才 媒合率逾5成
2014年06月27日 | 10年前
首開農業大會 北韓政權陷危機?
2014年02月14日 | 10年前
花蓮豐興餅舖 堅持不加防腐劑
2014年01月22日 | 11年前
中國糧食危機震驚中南海
2013年12月27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