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過《晶片及科技法》 專家:臺灣關鍵是信任
美國總統拜登8月9日簽署預算規模高達2千8百億美元的《晶片及科技法》,預計投入527億美元用於晶片研發與美國在地製造。為因應此狀況,立委劉世芳1日舉辦「美國晶片與科技法對臺灣產業及地緣政治影響」座談會,並邀請學者專家及政府單位共同探討法案效應。
劉世芳認為,該法案可能牽動美國、日本、韓國與臺灣的「晶片四方聯盟」(chip 4)的進展,或者可能會影響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談判。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所副所長紀昭吟分析,目前台積電約九成的產生在臺灣,未來台積電在臺灣和每日都有新晶圓廠布局,比重不會變化,且赴美日布局有助於台積電鞏固競爭地位,且該法案的補助有助於減輕臺廠在美國投資的成本壓力,並與美國資通訊供應鏈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紀昭吟也指出,根據美國智庫「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統計,因為晶片法案,所需的勞動力當地不夠,因此至少要從國外引進至少3千名勞工,並建議美國政府應制定政策從臺灣與韓國引進相關人才。
紀昭吟建議,近年業者仍反映有半導體人才缺口,因此可以增加重點大學相關學科的人才培養、增加半導體基礎科研經費、擴大人才引進;且把最先進的製程留在臺灣,是最有效率且符合經濟效益。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指出,美國比照中共,大量使用「經濟謀略」,未來美中動向及供應鏈結構不易預測,應立即推演規劃。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認為核心在於數位民主和數位威權的競爭。他指出,半導體決定文明的競爭,因為民主、威權體制都離不開半導體帶來的數位經濟發展,國家機器決定資訊使用的深度與廣度,涉及了文明的選擇。
蘇紫雲認為關鍵是信任,臺灣現階段的確享有絕對優勢,但臺灣更應該謹慎,半導體業如同「F-1賽車」,臺灣是車手,但車輛、電子化學材料來自他國,沒有盟國的信賴,臺灣就無法保有生產能力。因此強化人才、技術的安全管制,才能讓臺灣位於領先群。
蘇紫雲建議,完善科技管理體制的法制,並與利害關係人強化溝通;參考美日等民主國家的作法,給予業者、從業人員、學者完整的政策說明與指引;導入「公共利益」的概念,讓人理解安全管理可深化客戶的信任替企業開拓更廣泛的市場,強化科技管制的正當性與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