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詠嘆調】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下)
(續上週)【生命詠嘆調】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上)
——洪再鎮先生(1926年次,仁愛村人)、洪近女士(1926年次,仁愛村人,娘家王功,已歿)
洪再鎮:
關於機動漁船的時代,約從民國51年開始,將近10年的風光歲月。曾經在芳苑的潮間帶停泊了29艘機動漁船,當時王功有38艘,加上新街、三塊厝、西港,共有一百多艘機動漁船在彰化的西南海岸。連來自梧棲姓蔡的也在李舵先師廟的南邊建了造船廠,所建造的7艘機動漁船,也加入那一場捕魚的盛會。
早期是人力的,討搖鐘,五個人,兩艘竹筏,傍晚去外海,直到天將亮時才回來。抓晚上的,因為魚在晚上才會浮起來,白天則在海底,但是這種討海的方式需要靠人力,一個晚上抓到的魚很有限,賺沒多少錢。
有一天,約在正、2月(農曆),天將亮時,有一艘東石來的機動漁船(他們漁業發展得很快),在我們旁邊起網,一起網就5、6尾闊腹,我那時是擔任漁會的省級代表,較一般漁民的反應強,我就想到,我們五個人,忙一整個晚上,都沒有他起一手網的漁獲,那5、6尾闊腹值好幾百元,而我們五個人忙了一整個晚上也賺不到兩百塊。
我認為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可是自己沒有本錢去購置機動漁船,於是就找人合股。那時候一甲地差不多值1、2萬元而已,可是估計起來,造一艘機動漁船約1、20萬元。
一般漁民哪來那麼多錢?所以我就去二林找洪鈴,他是開藥行的,人稱大頭鈴,找他認股。洪鈴說他只能認一半的股,因為要是股全認了,船腳如果不去討海,那怎麼辦呢?
我問好訊息後,就回來招人,結果很多人反對,認為「行船走馬無三分命」,購置漁船是浪費錢的事。可是那時候沒有機動漁船已經跟不上人了,但是他們不懂,後來經過我的解說後,終於招了12個人,總共購置兩艘機動漁船。每艘6個人,分12股,洪鈴占一半6股(稱為船頭),其餘一人一股(稱為船腳)。
我們的兩艘機動漁船是在臺南安平的海利船廠建造的,我也將近花半年時間去那裡監工,一艘船的造價,只有船殼就要6萬元,引擎要5、6萬元,連網具總共20萬元左右,每位船腳約負擔1萬多元。兩艘機動漁船命名為中興1號、中興2號,是兄弟船,也就是所捕抓的漁獲量要均分,當時我是中興2號。
民國51年10月將船從臺南開回來,剛好逢烏魚汛期,我們6個船腳就抓烏魚,烏魚抓完了,接著就抓闊腹,從10月到隔年正月就回本了。所以那時候整個轟動起來,3年當中,購置了20幾艘機動漁船,連內地人也來投資購置機動漁船。
我們討海的地點在這裡以西的外海,離岸上約10公里,大致上都在16水深左右的地方,16水深相當於16尋,1尋6尺,也就是96尺,接近10丈深,我們會用鉛錘測試水的深度。可惜6、7年後,就漸漸沒魚了,於是就將中興2號賣給東石方面的人。
中興2號漁船不曾故障,只是偶而螺旋葉片會纏到漁網,但很少發生,不過一段時間會開去安平的海利造船廠保養。大部分是將船身的藤壺刮乾淨,再上油漆,或是引擎拆卸保養。從這裡到安平,會經過東石鼻(外傘頂洲),很接近澎湖,有時都會聽到澎湖的雞啼。
洪近女士:
30幾歲時,我丈夫跟人合股購置了中興1號、2號漁船,當時兩艘船共12個船腳,每天都來製作漁網,每個人都餓狠狠的,那時我每天都要煮點心,每次都煮很多,不只船腳吃,連路過的人,我們也叫他吃。
有一次,一艘漁船被海浪沖到汕頂,沒辦法下來,只好叫人去開溝,只喊一聲,我們這裡的人就去幫忙,沒多久就讓那艘船下來了,我就煮米粉點心讓他們吃。後來有人說都讓我煮不好意思,所以她也煮一鍋,可是我這一鍋都吃光光了,她那一鍋還是好好的。有那麼簡單嗎?隨便煮煮就好了嗎?自己沒有再加些料、加些調味,能夠吸引人來吃嗎?我的個性是不會隨便的,煮食我是很認真,在我娘家8歲就開始煮食了。
我丈夫討海時,當時我會駕四輪牛車去蚵園工作,而丈夫的中興2號抓了魚,就會從四十份蚵園的海溝經過,到海坪去泊船。如果有抓到魚,經過蚵園時,就會在竹竿尾綁上一塊被單,然後揮舞著竹竿,我看到後,就會駕著牛車先回到海坪,準備載魚回來,那時候土魠、闊腹很多,都是很好的魚。(完)◇
更多文章,請掃描臺灣大紀元電子報:
https://www.epochtimes.com.tw/author/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