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術」有話要說
「真正的繪畫藝術,不只帶給人們驚喜,還像在向我們招手;她充滿吸引力,讓我們不自覺的想要親近她,傾聽她想要訴說什麼。」法國藝術評論家羅傑‧德‧皮爾斯(Roger de Piles)在他1708年的《繪畫原理》(Principles of Painting)中寫到。
傳統藝術與我們的心靈對話,對我們有溫和的引導或警示,同時也為我們提供解方,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藝術的意義
喬凡尼‧巴蒂斯塔‧高里(Giovanni Battista Gaulli),外號「巴奇喬」(Baciccio)。他的畫《聖約瑟夫擁抱聖嬰》(Saint Joseph Embracing the Infant Christ)中,約瑟夫慈愛的凝視著正拽著自己捲曲鬍鬚的兒子。這一場景,撥動我們的心弦,引領著我們進入畫作的世界中。
其實,巴奇喬的畫作超越了世俗的父子關係,聖嬰身上散發出的光環,將這幅畫作和我們,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神聖的傳統
「使用敬拜物品,當作支持信仰的管道,仍然是現存的傳統,它也是一條貫穿許多信仰和價值體系的線索。」密蘇里州堪薩斯城尼爾森-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路易斯和阿德雷德基金會(Louis L. and Adelaide C. Ward)的歐洲藝術資深策展人艾米‧馬塞羅‧德格蘭(Aimee Marcereau DeGalan)說道。
透過宗教繪畫和雕塑,過去的藝術家將神聖的真理傳達給大部分目不識丁的民眾。藝術家將現實情感注入於藝術作品中,信徒們通過帶有濃厚宗教意味的圖像,來表達對聖者的敬意,也將他們的悲傷和快樂託付其中。
彼得‧斯特魯德爾(Peter Strudel)的作品《聖母無染原罪》(Immaculate Conception),是一座令人讚歎的大理石雕塑。聖母瑪利亞屏住呼吸,凝視著上帝。莊嚴的雕塑展現基督徒所相信的那一刻:上帝創造瑪利亞之時,即使其免受原罪的汙染。
斯特魯德爾刻意運用基督教的象徵物作為傳達。瑪利亞站在一個天體上,腳下踩壓著一條咬著蘋果的蛇。這條蛇警告我們:人一出生就受到罪的誘惑。然而,瑪利亞憑藉美德,證明了純潔的信仰可以戰勝罪惡。在她腳下,小天使邱比特正慶祝她的降臨。
這個雕塑的說明寫道,早在1,600年以前,藝術家們就已經使用代表基督教核心概念的象徵物。例如,每當要描繪聖母無原罪的藝術創作時,就會用瑪利亞敬畏的環抱胸膛來展現,或是十指緊扣祈禱。例如畫作中常見新月或星冠,因為基督徒相信聖母瑪利亞身披太陽,腳踏月亮。
拉丁美洲的神聖藝術
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始於西元1535年,當時的新西班牙總督轄區(the viceroyalty of New Spain)在今日的墨西哥、中美洲和美國南部某些地區。到了1542年,南美洲(巴西和最南端除外)變成秘魯總督轄區。
歐洲的藝術家們穿越大西洋,將宗教藝術傳遍整個拉丁美洲。至17世紀,拉丁美洲獨特的藝術風格已形成。18世紀,許多地區性學校和藝術學院已經躍升成為著名的宗教和世俗委員會。
在《我們的聖母科查卡斯》(Our Lady of Cocharcas)這幅畫中,不知名的秘魯藝術家,描繪了安地斯山中穿著五顏六色衣服的朝聖者的隊伍。畫的風格和色調,讓人想起老彼得‧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的快樂農夫畫作。
聖母瑪利亞位於畫中心,提示教徒要將聖母置於生活的核心。聖母手拿一尊科帕卡巴納聖母(Our Lady of Copacabana)雕像,象徵16世紀科查卡斯(Cocharcas)的朝聖之旅。
相傳,一位科查卡斯地區的天主教見習修士為了療傷,在耶穌會贊助人的帶領下,前往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畔的科帕卡巴納聖母神殿朝聖。在路上,他發現自己已痊癒。於是,他發願餘生奉獻聖母。與耶穌會士一起將帶回的科帕卡巴納聖母雕像,安置在教堂裡。
這些創作傳達的訊息超越了時間和語言。當我們欣賞這些傳統藝術時,我們的心靈與善和美相通。
原文:Traditional Art Has Stories to Tell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