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伊朗 中共加強控制石油要道
中共正在借助伊朗加強對中東石油要道的控制,以便在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中,搶占主導地位。地處荷莫茲海峽(Hormuz)咽喉要道的阿曼,已經成為伊朗在中東擴大影響力的目標。而阿曼也是中共「一帶一路」的關鍵海陸物流節點,是中共在中東能源戰略的重要部分。
波斯灣及其出口處的荷莫茲海峽,是全球至少1/3石油運輸的必經之路。伊朗的海岸線獨占波斯灣和荷莫茲海峽的北岸,而海峽南岸主要是阿曼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且阿曼的部分國土就在這個又窄又彎的咽喉要道的頂點──所有輪船經過這裡都要減速。
據伊朗媒體5月21日報導,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5月23日對阿曼進行正式訪問。此前一週,一個由50人組成的伊朗商貿代表團先行訪問了阿曼,為擴大兩國間貿易關係鋪路。
總部設在英國的安瓦吉媒體(Amwaj media)5月21日援引伊朗一名高層人士的話報導,這次訪問緊跟在伊朗擴大與波斯灣對面的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的接觸之後。此前,沙國和阿聯酋的領導人都拒絕接聽美國總統拜登有關提高石油產量,從而抑制油價飆漲的電話。
萊希擬在訪問中與阿曼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包括敲定連接兩國的天然氣管道,這將使伊朗對阿曼的天然氣出口大幅增加。這個計畫早在2013年就已經開始,但一直沒有實質推進。
財經記者、暢銷書作家沃特金斯(Simon Watkins)分析,伊朗希望透過達成天然氣出口交易,將阿曼等中東國家或鄰國(如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伊朗控制區域的電網聯繫起來,以增強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力,而伊朗背後的支持力量則是中共和俄羅斯。
沃特金斯認為,中共已經透過與伊朗的關係,有效控制了荷莫茲海峽。中伊兩國2019年達成規模四千億美元的協議,不僅讓中共可以換取伊朗的石油供應,還會加強中共對伊朗的影響力,同時弱化美國對伊朗的制裁。
該協議讓中共的投資除了用於發展伊朗的石油、天然氣和石化行業,還對位於查巴哈港(Chabahar
Port)和西斯克港(Jask
Port)的終端提供資金和支援,而這兩個港口,則可以讓伊朗不用通過荷莫茲海峽就能出口其能源;而且中共還幫伊朗建立了一個有數千個監控攝影機的全國網路來鞏固其權力。
自從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廢止與伊朗的核協議,並重新實施制裁以來,中共一直沒有停止從伊朗進口原油。根據船貨追蹤專業機構漩渦分析(Vortexa
Analytics)今年4月發布的伊朗原油/凝析油出口報告,伊朗在被制裁期間,直接向中國出口的原油/凝析油超過300千桶/天(KBD),其中約200千桶/天假冒來自馬來西亞、阿曼或伊拉克。
中共是伊朗原油最大買家,自2015年6月以來,總共從伊朗進口原油440千桶/天,其中有30%發生在伊朗被美國制裁期間。
路透社5月18日援引漩渦分析的數據報導,中共該週預計接收近200萬桶伊朗石油,之前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也有兩次相似量級的進口。4月23日,中共國防部長魏鳳和造訪5個南亞、中亞和中東的「友好國家」,其中包括伊朗和阿曼,突顯這兩個阿拉伯國家對中共全球戰略的重要性。
阿曼財政惡化 中共伺機簽協議
除了通過伊朗在中東運作,中共也一直在尋找機會。2018年,中共與阿曼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並在同年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當時正值阿曼政府財政逐年惡化時期(2016至2020年)。2020年6月,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阿曼的主權信用評級在投機級中,進一步下調至Ba3。
中國自阿曼進口的產品主要為原油,占中國自阿曼進口總額的82.3%。中國企業在阿曼的投資領域則主要是油氣產業、能源電力、基礎設施和資訊通信等,與在伊朗投資相似。主要的中資企業除了中國電信巨頭華為,還有中油國際、中國國家電網和中石油等中共國企。
中國在阿曼的最大計畫,是2016年5月開始的杜庫姆(Duqm)經濟特區工業園區,共投資710億人民幣(約106億美元),設立原油冶煉、天然氣化工、太陽能光電及物流在內的計畫。
杜庫姆港是阿曼主要停靠貨櫃輪、普通貨輪和散裝貨輪的港口,是中東石油經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進入歐洲的重要節點。
而在阿拉伯半島南面的「世界航海主幹道」,從亞丁灣進入紅海再經蘇伊士運河到達歐洲的通道,入口處的曼德海峽(Bab
al-Mandab)旁邊是吉布地(Djibouti),中共藉著「一帶一路」計畫,2017年7月在該國建立軍事基地。美國、法國、義大利和日本也都在該國設有軍事基地。
在曼德海峽另一邊的葉門,則成為地緣政治角力的戰場。伊朗支持的胡賽武裝,目前仍在試圖與沙國和阿聯酋等阿拉伯大國對抗,爭奪對葉門最南端曼德海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