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若烏俄開戰 不直接牽涉臺海
中共高層再次隱身,令外界擔憂中共可能試圖在臺海渾水摸魚,不過,俄羅斯若真的入侵烏克蘭,與臺海戰事的直接關聯並不太大。
俄軍的機會窗口正在縮小
與二戰或韓戰時相比,如今的軍事科技可謂日新月異,然而人類目前的科技無論怎樣眼花繚亂,卻還無法「勝天」,現代戰爭仍然難以忽略最基本的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
俄羅斯陳兵烏克蘭邊境,專門選擇在冬季,主要因為烏克蘭河流較多,俄軍大規模裝甲部隊難以快速推進;只能等冬季河流結冰、土壤變得堅硬,俄羅斯的地面部隊才有條件發動大規模進攻。
大約一年之前,俄羅斯也曾陳兵烏克蘭邊境,但2021年3月又主動撤兵;應該主要因為開春後大地融化,俄軍裝甲部隊失去了優勢,也只能撤兵了。
今年烏克蘭的冬天相對較暖,據稱俄軍坦克在部署中出現了受困泥濘土地的現象。美國和北約也認為,2月是俄羅斯進攻的最佳時機,留給俄羅斯的時間似乎不多了。
俄羅斯抓緊最後的時間,加大了對美國和北約展現強硬姿態,烏克蘭東部也出現疑似小衝突,很容易成為挑起大規模戰事的藉口。然而,俄羅斯若真發動進攻,中共可能同時在臺海發難嗎?
冬季的臺海戰事難以想像
俄羅斯需要選在冬季開戰,中共在臺海開戰的最佳時機應該是春季或秋季,最佳月分應為4月或10月。
冬季臺灣海峽風大浪急,最不利於兩棲登陸。中共若攻臺,既會使用兩棲載具在少數適合登陸的地點強攻,也會動用大量民船搭載輕武裝人員,在眾多不適合兩棲登陸的地點實施人海戰術。中共當然不會顧及士兵的傷亡,但冬季渡海風險很大,搞不好還可能翻船,即便最終抵達岸邊,士兵大概也因風浪顛簸和緊張,消耗了大量體力,很可能難以達成人海戰術的效果。
俄羅斯需要大量地面部隊才可能入侵烏克蘭,中共也需要大量地面部隊才可能登陸臺灣。冬季不但渡海困難,中共軍隊的人員集結、物資準備也會變得困難。
即便中共打算趁俄烏危機發難,也需要相當時間準備,無法與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戰事同步進行,中共在冬季開戰幾無可能。因此,烏克蘭戰事與臺海戰事幾乎沒有太大直接聯繫,兩者同時發生、互相利用的可能性較低,儘管兩者在總體戰略上具有相關性。
過去幾週來,美軍和聯軍在東海、菲律賓海和南海相繼展開有針對性的演習,應該並不是發現了中共軍隊的異動,而是在俄烏危機之時,迅速在西太平洋展示戰略威懾,意圖打消中共領導人的妄念。美軍在西太平洋和東歐的部署、演練強度差別明顯,不但有意透漏了美國的戰略優先順序,也在某種程度上展示了保衛臺灣的戰略清晰。
情報是關鍵的前提
美軍在全球的投射能力自然無出其右,這也正是中共不敢輕易在臺海動武的主要原因。中共公開的作戰目標也是兩週內攻下臺灣,實際設想在美軍大規模馳援之前,就能在臺灣登陸成功,並占據臺北等主要城市。因此,美軍需要時刻掌握中共軍隊的動向,獲得及時準確的情報是關鍵。
美國推測俄軍可能在2月16日發動攻擊,應該不是簡單的推測,大概掌握了一定的情報。俄羅斯莫名其妙地驅逐了美國駐俄羅斯副大使,或許與此有關。俄羅斯雖然沒有在2月16日發動進攻,但可能有類似的計畫,烏克蘭東部忽然出現小規模衝突,應該不是偶然;俄羅斯同時也宣稱撤軍,似乎故意做出與美軍情報相反的態勢。
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偵察頻度顯然更高,美軍偵察機頻繁出動,相當於衛星之外的補充偵查、情報核實。現代戰爭中,兵不厭詐更難做到,知己知彼卻相對容易了。
獲取情報之後,能否做出迅速的判斷、決策,及時調整軍力應對,才更具有挑戰性。隨著遠端打擊能力的廣泛使用、攻擊速度的明顯加快,戰場的寬度和廣度、複雜性和聯動性顯著增加,聯合指揮能力和向下授權更加重要,而這也恰恰是中共軍隊最缺乏的。(本文原標題〈俄烏危機真關乎臺海嗎?〉受限篇幅,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