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又愛又怕的虎
虎年說虎,人們對「獸中之王」的印象,是其額頭上與生俱來的「王」字,是其威猛、力大無比、虎虎生風的形象。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虎與人民的生活也息息相關,人們會為孩子穿上虎頭鞋、虎頭帽以驅邪避凶,或在大門貼上虎圖阻擋鬼魅入侵。而虎,更被人們賦予不少文化意象,如:稱呼勇敢的軍人為虎將、調兵遣將的軍令為虎符等。只是,人們對於虎,除了崇敬,更有恐懼,如猛虎下山、餓虎撲羊,還有民間流傳虎姑婆吃人的故事。虎,就是那麼一個讓人又愛、又恨、又關係密切的存在。
在傳統中國圖騰文化中,包含出土的上古文物、器皿等,便已能見虎的身影。如戰國時期的虎紋印(圖1),為一圓形印,上方有小鼻鈕,印體鏤空,印背浮雕為虎紋,印面則作白文虎形,押製封泥時呈浮雕虎紋,與印背相似。
在中國神話中,常見的「四大神獸」,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方星宿所化。此四象常被運用於戰場上的軍列,成為戰時保護神,而後人格化後,白虎(圖2)被人尊之「監兵神君」。
其後,人們將「虎符」作為中國古代用來調動兵馬的軍符信物,因其造型或雕刻有老虎形象而得名。一件從西安南郊杜城村西出土的戰國時期秦杜虎符(圖3),據說是中國目前所出土的年代最早的虎符。虎符的使用方法也很特別,一枚虎符通常有左右兩半部分,當中央欲調動兵馬時,會發給統兵將帥或職事長官左半邊,右半邊則由朝廷保存,待兩半合對後方能生效。古時,奔馳戰場上的勇猛將軍,更被授予「虎賁」將軍的敬稱。
《說文解字》中云:「虎,山獸之君。」東漢《風俗通義》說:「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還說道「畫虎於門,鬼不敢入」、「燒悟虎皮飲之,系其爪亦能辟惡」。意思是百獸之王的老虎,能吃掉鬼魅,將其形象畫在門上,還能起到驅鬼逐邪、鎮煞、鎮宅的作用。
說到避邪,相傳神荼、鬱壘為古代的門神,他們住在度朔山上,把守鬼門,將抓到的鬼,丟之餵虎。因此人們便將其畫像或書其名於桃符之上,掛於門上避邪。(事據漢王充《論衡》引《山海經》云:「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閒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禦凶。」)
時至今日,我們仍可見許多廟宇門上繪製的門神(圖4),嚴肅威嚴,從他們身上的裝飾中,也尋覓得到虎的蹤影,有的門神頭罩虎兜,十分威武!
民間習俗中,人們為了借助老虎避邪、驅鬼的力量,保護小孩,同時期許嬰孩能夠獲得如虎般的力量,也常常替孩子帶上虎頭帽、穿虎頭鞋,或者穿上具有虎的圖案飾品等。從明朝夏葵《嬰戲圖》中可見,戴虎頭圈帽、穿披風的明代小孩(圖5),還有1900年代,一件繡上老虎頭的花形圍嘴(圖6)。
關於虎的傳說,述說著虎與神之間的關係,例如:瑤池金母乘白虎出遊、張道陵天師騎虎入山、保生大帝醫治虎喉而伏虎、伏虎禪師座騎為虎等事蹟。
對虎的崇拜,進入到民間信仰後,俗有云:「在天為龍,在地為虎」、「土地神轄山中虎」,意即古人認為虎為土地之神所管,牠們為山神、土地公、城隍爺收服,能夠保護著人類。在民間,人們尊其為虎爺公,在廟宇神龕下供奉著虎爺,因此有「壇下將軍」之稱。今日臺灣仍有許多廟宇供奉著各種虎爺,例如:新港奉天宮虎爺殿、臺南興濟宮的虎爺、高雄苓雅五塊厝慈聖宮奉祀天虎將軍及黑虎大將軍等(圖7)。
由上可知,自古以來,人們對虎之意象,充滿崇敬的意味。只是,我們也從一些經典小說作品中,如《水滸傳》裡看見了猛虎下山,武松在景陽崗遇上惡虎的情境。還有為人所知的「吃人虎姑婆」的民間故事等。在在說明,人們對於老虎既崇敬又害怕的心情,一方面希望藉由猛虎鎮鬼避邪,一方面又害怕猛虎下山吃人,實為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
然而,無論如何,虎在中國文化中存在著溝通人神、聯繫自然、祈福辟邪、生生不息的文化意象。虎年到來,希望這象徵吉祥與平安的瑞獸,能為人們辟邪阻疫,度過這動盪的疫情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