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研發微針式超音波 有望精準治療中風失智
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的腦中風死亡率雖已大幅下降,但併發的血管性失智症卻會導致失能,成為醫療及家庭照顧沉重負擔。為此,由臺大教授、醫師及中研院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微能量超音波可修復神經,並開發出「微針式超音波刺激儀」,規劃在3年內完成人體試驗。
台大醫院復健科主任陳文翔指出,「失智」可分為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等2大類。其中,血管性失智症可能由小中風引起,有手腳局部失能或影響情緒與記憶力等狀況,但目前僅能通過復健治療,藥物主要是做預防,且臨床效果有限;另外,幹細胞臨床試驗也尚未有明顯成果。
台大醫學工程系教授、醫療器材研發中心主任王兆麟表示,過去學界雖然已知超音波可透過細胞膜表面的蛋白質受體影響細胞行為,但對於是何種受體、啟動機轉仍不了解。在科技部「臺灣腦科技發展及國際躍升計畫」的支持下,他的團隊開發出領先全球的「微針式超音波刺激儀」,以比細胞小百倍的玻璃針發射超音波,對神經細胞精準刺激。
在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陳志成指導下,團隊發現超音波可透過神經細胞膜上對酸鹼度敏感的離子通道「ASIC1a」來調控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進而影響細胞內的生物訊號傳遞。實驗也發現,小鼠大腦齒狀廻經過多次超音波刺激後,會產生神經再生指標「雙皮質素」,未來將有機會應用於治療血管性失智症所需的神經修復。
陳文翔透露,未來臨床上希望能達到非侵入式的治療方式,可能會讓病人戴上類似耳機的設備,但聽的不是音樂,而是「特殊頻率的微能量超音波」,以刺激局部神經再生,極具發展潛力。
全球失智症治療市場規模高於100億美元,並以複合成長率10%成長中。王兆麟表示,市場目前還沒有出現將超音波應用在治療失智症的產品中,團隊的研發成果領先業界3到5年,並已登上國際期刊《eLife》;目前正在規劃發展動物實驗設備,預計將在3年內完成專利布局、動物實驗以及人體臨床試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