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大學2021發明專利賽 獲6金1銀2銅牌獎

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老師王鐘賢教授(左)研發成果豐碩,圖中的「可調式阻力訓練車」也擁有多項專利,去年曾在「2020亞洲生技大展」展出。(長庚大學提供)
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老師王鐘賢教授(左)研發成果豐碩,圖中的「可調式阻力訓練車」也擁有多項專利,去年曾在「2020亞洲生技大展」展出。(長庚大學提供)

文/記者徐乃義

長庚大學攜手長庚醫院組成12組跨領域團隊,共同參與由經濟部、科技部等單位主辦的「2021年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共同展出研發成果及參與發明專利競賽,最終奪下「6金1銀2銅」,收穫豐碩。

王鐘賢老師研發「降低風阻之運動服製作方法及其結構」,獲得金牌獎。王鐘賢老師研發「降低風阻之運動服製作方法及其結構」,獲得金牌獎。(長庚大學提供)

長庚團隊這次共有6件作品獲得金牌肯定,其中一項是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王鐘賢老師與采和原創有限公司合作「降低風阻之運動服製作方法及其結構」,其技術為低風阻壓力機能服飾的創新設計,於市場上可以廣泛的運用到醫療輔助,甚至延伸至醫療輔具的材質開發價值,因而獲獎。

這項研發技術讓喜愛從事戶外運動,騎乘自行車的民眾,提升舒適感,也就是減少騎乘時產生的風阻、進而提高騎乘的速度、讓運動更流暢、增加運動效率及舒適感,並且可以調節溫度,讓運動時身體所產生的熱,傳導到體外,減少運動限制。

王鐘賢補充:這項研發除了能提升運動效益,還可運用醫療輔具,藉由織品的科技化、機能化的導入,設計導電運動或保健服飾,加入物理性電刺激,將可改善運動後所帶來的痠痛感,或者改善臨床上個案身體產生的痠痛症狀。

物理治療學系劉文瑜老師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郭重顯老師共同研發「站姿訓練移動載具」,藉由此項發明移動載具,可增加動作發展遲緩的兒童獨立與環境互動和參與站立的機會,也獲得金獎的肯定。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吳旻憲老師帶領團隊共同開發「篩檢血液中循環腫瘤細胞之方法」,可針對多種癌症狀態與後續治療成效進行評估及追蹤,已累積近800名臨床案例數據。

「用於治療傷口的方法和設備」由林口長庚醫院盧俊瑋醫師與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蘇中慧老師及國立成功大學共同研發,旨在透過Betaxolol促進傷口癒合、處理EGR-TKI標靶藥物對上皮細胞傷害及治療溼疹性皮膚炎等應用。

高雄長庚醫院王亮人醫師針對「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分子診斷技術」進行研發與研究,透過運用微型核糖核酸(miRNA)建立的診斷模型,來鑑別過動疾患,藉由早期診斷進行治療。高雄長庚醫院盧建璋醫師所研發的「人工造口裝置」,期望解決因滲漏而導致的造口基座脫落問題,同時也可增加病人的活動性。◇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