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2周年 《自由行》 傳達自由的可貴
在「反送中運動」兩周年之際,公視首播電影《自由行》,藉此提醒臺灣自由的可貴、獻給還在流亡異鄉、失去自由處境的人—這並非虛構的電影故事,而是一代人的共同處境。
這部電影是由公視國際合製、中國流亡導演應亮執導,如同他的個人經歷。《自由行》描述一名中國女導演楊樞因拍攝異議電影而遭中共政府滯留香港,無法回國。5年後,家住四川的母親很想與女兒,以及透過網路「認識」的外孫見面。楊樞與丈夫帶著兒子從香港到臺灣,來實現這次家庭團聚。
無奈的是,母親不能脫離旅行團「自由行」,女婿訂了與母親相同的酒店、查好旅行團路線,協助全家在臺灣的酒店和各風景區會面。在數日的相處對話中,女兒終於能理解、接納母親的難處與抉擇。
應亮回顧當時創作《自由行》的心情表示,本片於2018年完成,那時候有一種預感,很多事情都會變,所以非常急切想要拍出來,到現在這幾年情勢有很大的不同,現在可能已沒有那種心情跟機會做這樣的表達,慶幸當時候的自己有堅持下來完成。
同為異鄉人的在臺香港作家、本片編劇陳慧分享,之前在電影節聽到觀眾的回饋,大家都覺得這一家人得要這樣?「但隨著兩岸三地的情勢變化,現在卻連想要重複這樣的荒謬都不可能,也不容許存在了,電影的偉大,就是幫我們把那個時空留下來,給了我們很好的參照。」
片中有一句對白:「這裡是臺灣,有什麼話不能說。」監製曾文珍想到的是:「這裡是臺灣,有什麼電影是不能拍的。」在電影完成後,兩岸之間局勢有很大的變化,中國旅行團不再前來,《自由行》的情節像是停滯在時空下的符碼,無法前進,卻也回不去了。
目前居住在香港的應亮也持續創作新作品中,面對情勢已跟以往不同的香港,他表示,外部環境也許變得沒有太多空間可以進行權利的爭取,但在自己內心並沒有太多變化,依然想藉由電影拍出自己想講的話,流亡雖讓他被迫在自己的故鄉缺席,但不只是他在流亡,這一代的人很多都在經歷心靈與身體的流亡,「只要抵抗一直發生,我就是自由的,我就是異鄉。」
電影《自由行》彷彿是映照兩岸三地處境的鏡子,香港已上映過,應亮很遺憾沒有機會在臺灣戲院上映,「這次能在公共媒體上播出,是一個跟大家對話的機會,也好奇臺灣人是否可以從中看出一些對自己的投射,除了看到高雄的風光景色,我很期待反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