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紓困遠距對保難題 專家籲有配套
立法院在5月31日三讀通過修正防疫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提高預算上限來到新臺幣8400億元,並且延長施行期限至民國明年6月30日止。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會計師蔡晏潭在1日指出,對於政府接下來的紓困發放作業、銀行貸款及網路稅務申報等面向,都將面臨挑戰,應要有完整可行的配套。
蔡晏潭對《大紀元》表示,近期疫情升溫,民眾紛紛自主性封城、減少流動,對於傳統政府的運作方式,以及商業的運作模式,都會遇到滾動式因應的挑戰。政府除了透過補助款,也還包含銀行貸款方式紓困,但都會遇到很大的關鍵點,因為去年沒有達到第三級的防疫警戒,譬如對保的部分,銀行程序都還跑得動,現在則必須要考量遠距對保相關規範的訂定。
蔡晏潭表示,即使本次修法再增加四倍的經費預算,但如何才能及時讓企業與民眾獲得實質,或是讓企業可以順利運轉,才更加關鍵。
蔡晏潭認為,為因應疫情衝擊,政府接下來的紓困發放作業、銀行貸款及網路稅務申報等,都會遇到全面性的挑戰,首先,面對銀行貸款流程數位化挑戰的問題,政府必須思考金融機構可否開放線上申請,並透過自然人憑證或其它方式進行身分認證,讓銀行在確認後直接撥款到指定帳戶,不用到銀行親簽。
蔡晏潭指出,銀行貸款分為三種類型,新開戶、舊客戶有額度控管、舊客戶新申請額度,其中,針對新開戶的民眾或企業,或是要增加額度的部分,都要進行對保,但原先都是面對面進行,現在第一關就面臨遠距對保的問題,為符合洗錢防制法相關規範,使得銀行端執行確認客戶身分(KYC)程序窒礙難行。
蔡晏潭指出,其次,還有網路稅務申報的挑戰,儘管財政部已有網路稅務申報系統,不過,並非全部均可適用,例外可能情況包括採連結稅制申報、特殊會計年度稅務申報、營業代理人代填申報,以及有無法轉檔之租稅減免申請等情況,都是現在推行稅務網路申報的挑戰。
蔡晏潭說,防疫紓困或振興方案,已經不再只是「錢」的問題,本次防疫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僅增加經費預算,「這顯然是不夠的。」他說,盼未來能對整體紓困運作進行彈性配套作為,以及商業模式的數位轉換調整是否夠及時有效,才能避免讓民眾或企業「只能看得到、吃不到」的情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