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賜輪脫困仍有隱憂 航運巨頭:須數天消化堵塞船隻
長榮海運巨型貨輪「長賜輪」(Ever Given)在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擱淺近一週,終於在週一(3月29日)脫困,運河恢復開放。不過,擱淺事件會持續影響全球貿易,遭堵塞的船隻仍須數天才能完全消化,至於改道其他航線的貨船則可能塞爆各地港口,預計今年第2季的混亂情況會比第1季還嚴重。
蘇伊士運河是全球最繁忙貿易路線之一,約佔全球海運貿易量的13%、海運石油運量的10%。德國保險公司安聯(Allianz)26日報告指出,蘇伊士運河大塞船一週,將導致全球年貿易成長減少約0.2到0.4個百分點,估計全球貿易每週將損失60億到100億美元(約新臺幣1,716億至2,860億元),
根據路透社,航運鉅子馬士基集團(Maersk)29日指出,即使蘇伊士運河重新開放,對全球運能的連鎖反應影響仍顯著,目前馬士基有3艘船停在運河中,有29艘船在運河外等待進入,另外有15艘船已經改道好望角航線,航行至非洲南部。
馬士基表示:「照目前的累積船隻來看,可能要花費6天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消化等待通過運河的船隻。」
全球第二大的地中海航運公司(MSC)資深副總裁貝卡爾(Caroline Becquart)表示:「不幸的是,即使運河重新開放,但已經累積大量等待中的船隻,之後可能導致某些港口的到港潮激增,我們恐怕會遇到新的交通堵塞問題。」貝卡爾預估,今年第2季的混亂情況會比第1季還嚴重,甚至比去年年底還更有挑戰性。
報導指出,雖然蘇伊士運河已開通,但在開通前已有多艘船隻改道往非洲南部,此航線將航行索馬利亞海盜所控制的高風險海域。英國海事貿易行動辦公室(UKMTO)表示,通過海盜控制海域的船隻量激增,可能會讓索馬利亞海盜集團有機可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