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水年華 半世紀水利防災文物見證歷史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共同主辦「識水年華—水利防災文物展」,邀民眾體會開源節流的重要性。(記者方金媛/攝影)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共同主辦「識水年華—水利防災文物展」,邀民眾體會開源節流的重要性。(記者方金媛/攝影)

【記者方金媛/高雄報導】

​去年台灣無颱風入侵雨量不足,今年節水抗旱成為另一場全民運動。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合辦「識水年華—水利防災文物展」,展出半世紀前水利防災文物,透過「大型三軸壓縮試驗儀」焦點展品,除回顧興建曾文水庫時代背景,同時呈現考究成果,讓民眾認識避洪減災的基礎建設,也正視極端氣候下,水資源的重要性。

三軸壓縮試驗儀可測曾文水庫壩址基礎強度與壩體本身穩定性。三軸壓縮試驗儀可測曾文水庫壩址基礎強度與壩體本身穩定性。(記者方金媛/攝影)


水規所所長陳春宏說,這批水利設備都是早期用於水利工程收集資料的重要儀器,在功成身退後原放置在水規所,如今來到科工館,除有更好的環境與人力,也能更好地詮釋水利歷史,提供大眾科普教育。

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目前台灣正面臨57年來最嚴重旱災,可知關鍵基礎設施才是台灣真正的護國神山。水利署目前積極進行區域調度連通管,已發揮重要效果。關鍵基礎建設是台灣經濟起飛重要基石,水利建設需要全民共識,才能讓我們更能面對氣候變遷以及各項災害的挑戰。

科工館長陳訓祥表示,來自水規所的水利防災文物,是科工館啟動我國災防科技物件蒐藏計畫首批水利災防物件,未來將持續累積進行,希望能滴水穿石,打造臺灣成為全世界災防文物研究重鎮。

本次展出水利防災文物共13件,焦點展品是一套三件含有電動夯實機、試體搬運機、一層樓高的大型三軸壓縮試驗儀,是1960年代建設曾文水庫時,瞭解壩址基礎強度與壩體本身穩定性重要試驗儀器。

現場也展出用於量測河流、湖泊及管道的水流速度之旋杯式流速儀與森式流速儀;另有水利工程規劃時用於模擬試驗使用的模型等,希望觀眾透過文物展示,瞭解平時用水的便利,來自龐大且環環相扣的各項水利工程工作;颱洪災害侵襲時,能高枕無憂,則源於多少水利試驗、反省與準備。◇

「識水年華—水利防災文物展」

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地下一樓 開放式典藏庫

展期:2021年3月12日至2021年4月11日

延伸閱讀
水情吃緊 嘉南2/25起減量供水
2021年02月22日 | 3年前
被魔咒纏身!數百人歸還龐貝遺物
2021年01月25日 | 3年前
雨情未解渴 曾文水庫零進帳
2020年10月18日 | 4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