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物料上漲引發通膨?學者:暫時現象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記者賴意晴/攝影)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記者賴意晴/攝影)

【記者賴意晴/臺北報導】

近期國際原物料價格漲勢驚人,引發是否有通貨膨脹的疑慮。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物價上漲通常影響的順序為:房地產、股價、原物料,就他觀察,目前沒有通膨現象;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也指出,目前沒有看到成本轉嫁到中下游廠商與終端產品的現象,臺灣距離通膨還有段距離,原物料上漲應是暫時現象。

中經院週一(3月8日)發布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其中製造業的「原物料價格」指數已連續3個月維持在80.0%以上的上升速度,指數續揚2個百分點至87.8%,再創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快上升速度,不過也引發是否有「通貨膨脹」的疑慮。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物價的上漲有幾種形式,通常影響的順序為:房地產、股價、原物料,近期生產指數回溫,未來是否影響物價上漲,仍要持續觀察。王健全指出,目前美國之所以沒有真正的通貨膨脹,也是因為景氣的復甦還沒有完全明顯,而就他分析,臺灣現在並沒有通貨膨脹,但需要很謹慎的觀察。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表示,美、歐央行均將通膨目標設在2%以上,或允許通膨維持在2%以上一段時間,「目前距離通膨目標還很遠」;另外,從美國債券市場中,比較有跟著通膨調整利率的債券跟沒跟著調整的債券,可以評估市場對通膨的預期,近期金融市場波動大都是反映對通膨的疑慮,但基於這兩項理由,評估臺灣離通膨還有段距離。◇

延伸閱讀
低薪癥結 專家:服務業管制太多
2020年10月23日 | 4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