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禁臺灣鳳梨 加快產業去中化
中共在2月26日突宣布,自3月1日起暫停進口臺灣鳳梨。學者分析該起事件透露出幾大現象,首先是兩岸買辦恐仍壟斷農產配銷中國的管道,並與中共一同對臺灣社會施壓,另外,中共也想藉此打「心理戰」,試圖逼迫臺灣政府與中共談判,但這反而會加深臺灣社會對中共的反感,讓產業去中化腳步加快。
台灣經濟研究院南臺灣專案辦公室主任高仁山說,20年前,中國南方的鳳梨由於口味不甜且割舌頭,沒辦法賣到好價錢,而臺商帶過去的鳳梨相當受歡迎,起先由少量臺商從臺灣叫貨到中國,但隨著市場與口碑打開,在中國賣臺灣鳳梨,漸漸變成兩岸買辦的專利。
他認為,各國對農產品的進出口都有嚴格規範,在中國要有特殊關係,才可獲得買賣許可,「這使遊走兩岸的買辦可從中獲利。」他質疑,這次事件恐是中共與買辦間的共識,通過禁止臺灣鳳梨出口中國,瞄準臺灣2022年選舉。他分析,生產鳳梨的縣市集中在南部,多是較反共的選區,中共想藉此施壓。
中共依賴臺灣晶片 因此不敢禁
對於各界質疑,中共為何只敢禁「鳳梨」,但不敢禁「臺灣晶片」?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說,中共知道農民的談判能力弱,風險承擔能力低,通過禁止賣農產到中國,可以影響到臺灣內部的穩定。
高仁山則說,臺灣製造的晶片全球搶著要,假設中共禁臺灣晶片,這些產能會快速的轉移給美國、日本與德國,「中共也相當依賴臺灣所製造的高階晶片,因此不敢禁。」
「這是非常典型的心理戰。」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認為,鳳梨占兩岸貿易的比重不大,對臺灣經濟的影響不具實質意義,中共的重點是在測試臺灣社會從上至下的反應。他說,除鳳梨農外,包括:香蕉、蓮霧、芭樂、芒果等農民都會開始猜測自己是不是下個受害者,而政府又會採取什麼樣的安撫方式,「中共在故弄玄虛。」
美中貿易戰與疫情後,全球對中共的態度正發生轉變,郭育仁認為,中共要測試未來兩岸經貿關係的走向,為接下來的談判爭取籌碼,「真正的經濟制裁只會兩敗俱傷,中共不敢這麼做,而臺灣有許多中方想要的科技,因此中共想威嚇臺灣,迫使臺灣坐下來談判。」
中共欲對臺放大招 先藉鳳梨試水溫
而時事評論員文昭同樣認為「這是在試水溫」。他分析,2023年起,川普時期對臺軍售的武器會陸續到貨,臺灣的陸海空三軍將會有顯著升級,反觀中國晶片被阻斷,不利於軍事升級,這一來一往可能會加大中共拿下臺灣的難度,所以當前中共急著想將香港局面收尾,今明兩年可能會對臺灣放大招,這次禁臺灣鳳梨,就是為了加大臺灣社會對立,刻意操作的測試性事件。
中共的鳳梨禁令,也讓臺灣社會反思,與中國做生意時,可能遭遇「非關稅性貿易障礙」,高仁山說,跟中國做生意,往往變成中共施壓與戰略的籌碼,澳洲的鐵礦砂、紅酒與龍蝦就是明顯例子,臺灣過去也曾面臨陸客禁令、中共禁止對臺虱目魚契作,「跟中國做生意有一大堆限制,有很多附帶條件,值得大家重視。」
跟中方做生意 政治風險常被忽略
此事件也突顯部分臺灣產業過於依賴中國市場的狀態,蔡明芳認為,除了農業外,過去的觀光業也是,過去做陸客生意時,業者急於蓋飯店,但中共說禁就禁,因而使空房率大幅增加,這次的鳳梨也是類似概念。
「這必須回歸到『戒急用忍』的態度,任何產品在跟中國做生意時,不能只看短暫的利益。」蔡明芳認為,與中國做生意時,很多人忽略最大的市場風險就是政治風險,「很多人宣傳臺灣跟中國的經濟關係有多好,現在證實是禁不起考驗的。」
中共自身也成為「去中化」的推手。郭育仁說,近3年來,中共以自身龐大的經貿量體作為籌碼,對許多國家提出經濟制裁,這種現象在疫情後被國際討論,各國也開始提出反制。
他說,各國已開始提前布局,分散對外貿易風險,降低對中國貿易依存度。而鳳梨事件後,許多臺灣企業與產業也對中共更為警惕,「中共這麼做,只會讓全球與臺灣產業,在走向『去中化』時腳步更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