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人口高雄居冠 免疫組合晚期肝癌現曙光

肝臟是沉默器官,初期因幾乎沒有症狀而不易察覺,當出現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發燒、腹部腫脹、肌膚和眼睛變黃(黃疸)等症狀時,往往已是晚期肝癌。(123RF)
肝臟是沉默器官,初期因幾乎沒有症狀而不易察覺,當出現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發燒、腹部腫脹、肌膚和眼睛變黃(黃疸)等症狀時,往往已是晚期肝癌。(123RF)

文/記者方金媛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肝癌是國人第2大癌症死因,2019年造成7,881人死亡,平均每小時就有一人因肝癌過世。各縣市肝癌發生人數統計,高雄市以1,640人居全臺之冠,其次為新北市1,550人、臺中市1,236人、臺南市1,141人。

義大癌治療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曾政豪說,造成國人肝癌原因,九成與B、C型肝炎相關,其他還包括肥胖、代謝症候群、酗酒等。分析臺灣肝癌地圖,發現造成南臺灣肝癌盛行可能與C肝、脂肪肝有關,其中高市梓官區為全臺前5大「C肝村」之一,更需專業照護。

肝癌初期症狀難發覺

他指出,肝臟是沉默器官,初期因幾乎沒有症狀而不易察覺,當出現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發燒、腹部腫脹、肌膚和眼睛變黃(黃疸)等症狀時,往往已是晚期肝癌。

林先生今年68歲,平日不菸不酒,患有高血壓和B型肝炎病史,7年前健檢時意外發現有6公分、大如網球的肝臟腫瘤,隨即手術切除。5年內復發3次,確診為無法手術的晚期肝癌,所幸他聽從醫師建議接受免疫組合療法,迄今約2年,仍可四處走動、接送孫子上下學。

義大癌治療醫院癌症醫療副院長饒坤銘表示,以往晚期肝癌治療面臨八至九成肝癌患者併肝硬化,影響用藥選擇,以及抗藥性和副作用大等困境;此外,部分藥物沒有健保,對許多肝癌患者家庭更是一大負擔。

免疫標靶搭配 助撲殺癌細胞

近年隨著免疫治療與各種組合出現,晚期肝癌治療逐漸有新突破。根據國際研究顯示,免疫治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用於晚期肝癌第一線治療,不僅能提升腫瘤反應率達近三成,且近九成病友保持6個月疾病不惡化,近1年生活品質不惡化,副作用也沒有一加一大於二的情況。此「2好1少」(治療成效好、生活品質好、副作用少)成果受到國際矚目,國內也已核准此免疫組合用於晚期肝癌第一線治療,但健保尚未給付。

饒坤銘說,免疫治療與抗血管新生標靶組合,就像棒球場上先發投手,奠定肝癌治療基礎,有助於後續藥物發揮效果,讓晚期肝癌整體存活時間延長,使得晚期肝癌整體存活超過2年,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延伸閱讀
台船傳氣爆意外 工人1死1傷
2020年11月26日 | 4年前
高市還愛河於民 實名登記隨時玩
2020年11月25日 | 4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