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帶動商機 沈榮津:一兼兩顧
關於離岸風電發展,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28日指出,台灣在亞洲風場是先驅者,2025年離岸風電目標5.7GW,往後每年還有1GW經濟規模,讓開發商、系統商、國內設備供應商都能永續投資、留在台灣。台灣推綠電,又把綠能商機帶起來,「摸蜊仔兼洗褲。」
沈榮津出席「離岸風電本土化 翻轉台灣新能源論壇」時表示,台灣是貿易導向國家,國際品牌商、買家一定會問生產過程用多少綠電,所以台積電就喊出2050年所有生產過程用綠電,把沃旭能源(Ørsted)競標近1GW裝置容量、20年所發的電全部都包了。
沈榮津認為,政府要超前部署,把綠電準備好,有廠商買電,出路沒問題,國際開發商會有興趣來台。他強調,台灣是貿易導向國家,一定要納入綠色供應鏈體系,一定會考慮企業社會責任。
太陽能、離岸風電 下一個主流產業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說,離岸風電政府大力推動之後,讓歐洲電廠包括CIP來台灣投資幾千億,再透過銀行融資,串起的產業鏈非常可觀。例如:台積電一次採購沃旭能源大彰化電場20年、920百萬瓦離岸風電電力,採購之後造成沃旭能源股價大漲。
關於微軟打算買綠電,百分之百由台灣供應,市場是否有辦法供應?謝金河表示,綠電將來在太陽能與離岸風電部分,有很多發展空間。2025年與2050年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里程碑,到2025年如果核電除役,後續綠能能夠接得上,這是一條台灣將來要發展的大道,到2050年台積電全部改用綠電時,他相信空間會更大。
謝金河提及,他對離岸風力發電產業做完整的考察,看完之後對台灣信心大增,過去對離岸風電有太多的汙名化,但他看到整個產業鏈所建立起來的深度與廣度,如果說半導體是台灣護國神山產業,新能源產業不管是太陽能或離岸風力發電,將會形成台灣下一個非常重要的主流行業。
進口能源占GDP1成 未來由自產綠能取代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指出,台灣能源98%靠進口,如2019年花437億美元採購天然氣、石油、燃煤等能源,占GDP6%至15%,平均約占10%。再生能源發展對總體經濟的好處是減少進口、增加投資,透過在地化讓投資在台灣落實,對經濟成長是有正面幫助。
曾文生提及,太陽光電、風電、再生能源前景的關鍵是需求,不過,再生能源不可能走回頭路,因為它被需要且已形成市場,現在對再生能源的要求是供給面怎樣有效率提升生產。再生能源已經帶動台灣電力市場的改變,不是只有太陽光電板、風機,還會帶來儲能設備、電力管理系統的進步,甚至電纜的進步。
未來能源在台灣GDP占比會超過10%,過去10%是進口從別人買來的,未來10%是自己做出來的,「希望未來的國中課本不要再教小孩98%的能源靠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