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圍變粗莫輕忽 恐致代謝症候群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代謝能力跟著下降,隨著內臟脂肪堆積,出現腰圍變粗情形,若不即時管控腰圍,將增加罹患三高慢性病的機率。國建署署長王英偉呼籲,除了飲食、運動外,還應該定期健康檢查,以維護個人健康。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常務董事、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表示,中年之後,不管男性、女性的代謝力都會隨著荷爾蒙變化而逐漸降低,這也讓內臟脂肪堆積,中年後逐漸明顯,不但臀部的皮下脂肪仍在,腰部的內臟脂肪也開始快速堆積,接著就會面臨「代謝症候群」問題。

國健署表示,代謝症候群是隱藏在慢性病背後的危險因子,其診斷標準是「三高加二害」,意味著血壓高、飯前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再加上腰圍過粗、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若5項指標中有3項或超過3項異常,即屬代謝症候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正常人2倍、高血壓4倍、糖尿病6倍。

依據107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顯示,超過三成民眾有代謝症候群,其中,三高皆偏高且腰圍過粗,再加上體重過重或肥胖者近兩成。令人擔憂的是,這群民眾每週固定運動超過150分鐘者不到一成。

國健署建議,透過健康生活改變,從健康吃,採用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的飲食為原則,規律做運動。建議每週達到150分鐘(每週5次、每次30分鐘,或每日累計30分鐘)的中等身體活動規律運動,例如:健走、慢跑,並養成晨起10分鐘測血壓、量腰圍、秤體重等方式,即早追蹤管理及治療,以避免成為代謝症候群的一員。

延伸閱讀
晨起健檢10分鐘 遠離代謝症候群
2018年04月16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