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華盛頓堡

數百年的歲月望過去,華盛頓為他的受難士兵們哭泣的眼淚,如此動人、暖心。(Shutterstock)
數百年的歲月望過去,華盛頓為他的受難士兵們哭泣的眼淚,如此動人、暖心。(Shutterstock)

文/宋闈闈

當華盛頓將軍搭乘的最後一艘船離開布魯克林高地時,背後才傳來了英軍的槍聲。霧散了,河面一覽無餘。一夜之間,所有的反賊居然在英軍眼皮底下,插翅飛過了河。豪將軍完全迷惑,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大陸軍拜神賜的大霧順利渡過東河以後,時序進入1776年9月。英軍和大陸軍隔著紐約東河對峙起來。位於大西洋畔的紐約,夏末初秋便寒氣漸深,又常常不由分說一陣瓢潑大雨從天而降。

渡河之後

渡過了河的大陸軍隊,好幾天就這麼溼漉漉地攤在曼哈頓街頭──他們的衣服是溼的,帳篷是溼的,還有一部分乾脆連帳篷也沒有,就在露天裡任憑雨後的風吹日晒。在生活優渥的紐約市民眼裡,這些大陸軍人看起來疲憊而瘦弱,像難民一樣地坐在街頭,等著太陽把他們烘乾。

而華盛頓將軍也毫無片刻歇息。他騎著馬,四處巡查,生怕這些沒有受過正規軍紀訓練的民兵,一個沒看住就強搶民宅。而當他和隨從們奔走在東河邊時,完全將自己暴露在敵軍的視野中。華盛頓將軍本來就身材高大,身高將近190公分。他的坐騎,那匹高大的白馬也極具標誌性,在人群中十分醒目。

華盛頓將軍。(Shutterstock)華盛頓將軍。(Shutterstock)

據史料記載,當時曾有黑森軍人對著華盛頓將軍連開幾槍。然而,一如1750年代華盛頓在法國印第安人戰爭中,被4顆子彈擊穿了外套,本人卻毫髮無傷一樣──當那位黑森軍人瞄準華盛頓時,將軍再度從他的視線裡離開。將軍一生對戰場上的子彈具有免疫能力,這是2百多年來史學家們的共識。 

紐約,這座繁華、生機勃勃卻又難以言說的都市。迥異於波士頓全民爭取自由的熱血勇敢,曼哈頓的市民是全世界最愛錢的市民。對獨立革命沒多少熱情,卻有眾多的保皇派民眾給英軍提供情報。大陸軍在這個城市裡,面臨著的是一次又一次慘烈的戰役,和一重一重的挫敗。

基普灣之戰

9月15日,英軍在位於曼哈頓33街附近的基普灣深水港(Kip's Bay)強行登陸。英國皇家海軍的赫赫軍艦,威武地排列在東河河面,集中火力,一齊向岸邊開炮。

大炮轟鳴硝煙瀰漫裡,無力抵禦的大陸軍被炸得肢體橫飛。而硝煙裡還能睜開眼睛的士兵們,動動自己的胳膊腿,意識到自己還活著,腿還在,轉身就跑,集體落荒而逃,完全失去了隊形,連趕來的援軍也站不穩腳跟,被潰散的敗軍挾裹著一起往回逃命。

從哈姆林臨時司令部趕到戰場的華盛頓將軍,恰好見識了他的士兵的集體潰奔。他立馬橫刀,豎起佩劍指向士兵們,大聲疾呼「穩住」──試圖阻擋這群被大炮轟炸嚇破了膽的民兵的潰散。然而,毫無效果。敗兵們撒開了腿逃命,身後是被大炮轟得肢體破碎的戰友的屍體。

華盛頓將軍一個人揮劍策馬,向著敵陣衝了過去。

他的副官們冒著槍林彈雨衝上前,拚了命地拽住了他的馬韁繩,阻住了將軍的孤軍奮戰。就這樣,被拽回來的華盛頓將軍被副官們簇擁著,匯入了奔跑的人群中。途中的華盛頓氣得抓起自己頭上的軍帽,往地上砸。副官把帽子撿起來,不一會兒又被他扔了──他實在是太憤怒了。「蒼天哪,難道這就是我的軍隊,我的士兵嗎?」他痛心疾首地自問。

基普灣之戰後,英軍登陸曼哈頓。繼第二天的哈林高地戰役、10月的白原戰役後,終於,華盛頓堡(Fort Washington)成為紐約市的最後一處戰場。自此大陸軍痛失紐約,英軍盤踞在此,直到獨立戰爭結束。

華盛頓堡圍城

華盛頓堡壘位於今日的華盛頓高地。當時是四周環水的懸崖峭壁,懸崖高處修築了炮臺。在大陸軍的會議上,普遍將這裡視作紐約的最後一道防線,易守難攻。

華盛頓堡戰役水彩畫,描繪英軍及黑森士兵橫過哈林河(近景),攻打華盛頓堡所在的山地。(維基百科)華盛頓堡戰役水彩畫,描繪英軍及黑森士兵橫過哈林河(近景),攻打華盛頓堡所在的山地。(維基百科)

彼時,華盛頓將軍早已向國會屢次報告:大陸軍必須放棄紐約。他知道紐約已經保不住了,國會也明確指示放棄。然而,他的部下和摯友格連將軍(Nathanael Greene)與之意見相反。他積極主張守住華盛頓堡,不能輕易地將紐約這樣帝國根基的重地拱手讓給敵軍。曾在前幾次戰役中重創敵軍的麥高上校(Robert Magaw),也拍著胸脯保證:與3千士兵留守華盛頓堡,至少可以堅持到來年2月。

然而,對於擁有世界上最強大戰鬥力的皇家海軍的英軍來說,華盛頓堡背山臨海也好,四面環水也罷,從戰術上來說根本不是什麼不可攻克的險地。11月15日,英國黑森僱傭兵的豪將軍(Wilhelm von Knyphausen)下達了最後通牒,督促華盛頓堡的將士們投降。被一口拒絕後,當夜便發動了攻勢。

英軍的軍艦很快封鎖了整條哈德遜河,切斷了山上的大陸軍的退路,並在高地對面架起大炮對準華盛頓堡,開始了又一輪火力密集的狂轟濫炸。另有一支趁著翌日午後漲潮的水勢,從山腳包抄上來的黑森兵一路攀爬,沿途遭遇大陸軍火力密集的抵抗,幾次衝鋒攻占未遂。

等到華盛頓堡被四面包圍,全部淪陷後,走投無路的麥高上校,帶著士兵們放下武器投降了。而一路遭遇火力阻擋以至於傷亡慘重的黑森兵,血紅了眼地一擁而上,掄起刺刀刺向已經投降了的大陸軍士兵,根本不講什麼戰場上繳槍不殺的原則。

孤崖之上,一個下午便屍橫遍野。剩下的2,800多名戰俘,被投入戰俘營。

華盛頓的眼淚

英軍的戰俘營是人間地獄一樣的地方。估計英軍是怕釋放了這些血氣方剛、好勇鬥狠的年輕人,回去後又撿起槍接著來打,存心不留活口。

關押被俘美軍的監獄,有一處是漂浮在紐澤西海域上的一隻大船。大量大陸軍戰俘被囚禁在此。在完全封閉的底艙內,暗無天日,空氣稀薄,缺衣少食。很快,傳染病肆虐,毫無醫藥救治。人們眼睜睜看著戰友在自己身邊死去,屍體被扔進大海。

據嚴謹統計,獨立戰爭期間,被虐致死的士兵人數,遠遠高於戰場上戰死士兵的人數。僅華盛頓堡這一次戰役中,被俘的2,800多名士兵,在14個月中就死去了2千人,活下來獲釋的僅僅約800人。由此一處,便可見彼時英王統治在殖民地的失德暴虐之政。

華盛頓堡對岸的李堡(Fort Lee),華盛頓將軍站立在山頭。透過望遠鏡鏡頭,目睹了他的將士投降後被殺被俘的慘景。

當時在場的副官,目睹這位不苟言笑、沉靜如山的將軍──他流淚了,慟哭著,像個脆弱的孩子。不止一位副官在日記中記下了華盛頓的哭泣。在兵敗如山倒、四面楚歌的處境中,華盛頓的眼淚,讓他們感到恐懼──革命會就此終結,等待所有人的,也許是英王為他們設下的絞刑架。

然而,隔著數百年的歲月望過去,華盛頓為他的受難士兵們哭泣的眼淚,如此動人、暖心。◇

延伸閱讀
1776年 東河上的那場白霧
2020年03月17日 | 4年前
應運出世 華盛頓佩劍出征
2020年03月10日 | 4年前
美國華盛頓州有外星神祕洞穴?
2020年01月20日 | 4年前
美日部長貿易談判8/1華盛頓舉行
2019年07月26日 | 5年前
法輪功華府集會 國會議員聲援
2019年07月21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