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首創太陽光電綠能堤防 可供650戶家用電
屏東縣政府首創全國推動太陽光電綠能堤防,去年以縣管河川力力溪大響營堤防建置太陽能發電,施設2.1公里的太陽能板,每日平均發電約6,500度,可供650戶家庭每日用電需求。今年再推出大響營堤防第二期太陽能發電計畫,預計完成後日均發電量可達8,500度,供850戶家庭日用電量。
為配合中央推動2025年20GW太陽能光電計畫積極發展綠能,屏東縣政府除了在沿海地區首創養水種電、推動沼氣發電、洋流發電外,更推動水域型太陽能光電系統,不僅率先建置佳冬鄉大武丁滯洪池浮動型太陽能光電設施(0.5MW)後,接續於106年2月、8月建置新園鄉烏龍滯洪池(0.5MW)、東港鎮牛埔溪沉沙池浮動型太陽光電設施(0.5MW),並將觸角延伸到綠能堤防。
屏東縣長潘孟安表示,選定縣管河川力力溪之大響營堤防建置太陽能發電設施,主要是因該堤防位置偏遠及閒置空間等條件,經評估長達10公里的大響營河堤,先規劃2.1公里堤岸建置地面型太陽光電設施,去年7月完成設置發電功率2MW的太陽能板,目前每日平均發電約6,500度,可供650戶家庭每日用電需求,是全台首創且發電量最大的堤防太陽能發電區。
潘孟安強調,屏東縣佈局能源轉型,除首創全台的養水種電外,並積極於2016年成為全台灣唯一加入ICLEI 「100%再生能源城市與區域網絡」計畫的地方政府,與加拿大溫哥華、韓國濟州、美國夏威夷州等全球地方政府共同為實現「100%綠電城市」的目標而努力。
水利處長江國豐表示,過去也有縣市計畫在河堤種電的構想,但因安全結構與技法難度高,推動計畫大多止步,縣府在完成大響營堤防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第一期設施後,再推出第二期計畫,規劃2.4公里堤岸可設置發電功率2.5MW,預計完成後日均發電量可達8,500度,供850戶家庭日用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