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困難超想像 北京開藥方引鴆止渴

⊙周曉輝

中國現在的經濟有多困難?普通民眾最直觀的感受是物價飛漲,錢毛了,但工資漲幅卻很小。此外,各行各業都不景氣,失業人口劇增,企業和個人都似乎看不到前途。而近期在網路上一篇備受關注並已被中共當局刪除的文章「我們國家經濟到底困難到什麼程度?用數據說話」,則道出了更多的經濟慘況,並指中國經濟已經到了最為困難的關口。

為什麼這樣說呢?其依據來自如下數據:

一、百度2019年找工作和招聘指數直線上升,分別達到了2,854萬次和1,660萬次。這背後折射的是在諸多民企關門、跑路,外企撤資、離開中國後,許多失業者不得不尋找新的工作。

二、全球最賺錢的前十家公司中,四家是中國的銀行,即中國工行、建行、農行和中國銀行,淨收比率是40%,而美國銀行只有不到15%。這也意味著,在當下的中國,只有銀行業最賺錢,其他行業的賺錢能力下滑,而其中很大一部分與美中貿易戰有關。作者的結論是:銀行業興,百業不興。

而且,在研發投入榜中,僅有中國移動和阿里巴巴進入中國企業淨利潤前十名,且排在幾大銀行之後。

三、民企信心嚴重不足。在中共當局發出堅定不移發展公有制經濟、做大國企、民企已完成歷史使命等信號後,民營企業家們深切地感到了寒意。2018年,民企利潤轉為淨資產率為99%,這意味著幾乎沒有人再進行投資。與此同時,失業人口卻在急劇增長,達到了2,300萬人,而他們的背後就是民企、外企主動或被動退出市場,減少了工作崗位。

四、基金行業慘澹,可以募集的錢越來越少。從2017年三季度最高峰的接近5千億元(人民幣,下同)急降到2019年全年共募集到1,798億元,全年募集到的資金只有2017年一個季度的1/3。這說明大家的錢都緊張了。

五、各行各業都在走向蕭條,比如辦公大樓空置率創新高,全國奶茶行業只有10%是盈利的,廣告業進入寒冬,廣告投放費用大幅降低。影視行業也不景氣,據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台報導,今年共計有接近1,900家影視公司關門歇業,受影響人數在10萬人左右。汽車業每個月產量都在下降,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大跌。

六、從1999到2019年20年間,中國貨幣供應量就增加了183兆元人民幣,而且越到後面,貨幣供應量增加就越快,遠遠超過了正常指標。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感覺到錢越來越不值錢了。而在大量供應廣義貨幣的情況下,當局還在嚴控資金外流。

七、就業人口分布可看出端倪。短短的5年時間裡,從事第二產業工業製造業的人數已經少了2千萬了,作者認為,這既有人口紅利消失的因素,也有工業製造長期低迷的因素。與之相對的是,第三產業就業人口從2013年的9,013萬上升到2018年的1億4,931萬,換言之,賣衣服洗盤子已成為不少年輕人最可能的就業方向。

此外,金融業和地產業的資產規模占了全國資產規模的接近一半,是製造行業的四倍之多,這意味著社會財富高度集中在這兩個行業中。

八、今年上半年除了上海以外,中國其他省市都出現了財政赤字狀況,其中河南的財政赤字接近4千億元,湖南財政赤字突破3千億元。為了應對財政赤字缺口,中國多個省市一邊減稅,減少了0.4%,一邊增加非稅收入來源,增加了29.2%。這使得普通民眾更沒有意願和動力去增加消費了。

在通過列出諸多數據得出中國經濟已經到了相當困難的結論後,作者給出的唯一的解決方案是「減稅,減稅,減稅」,從而讓人民有更多福利,讓企業有更多實惠,即以減稅刺激消費。顯然造成今日中國經濟現狀的問題除了貿易戰影響外,更主要的是在中共自身的問題。而在以往提振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和出口都熄火的情況下,刺激國內消費應是重中之重。

就在這篇網文廣傳之際,中共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官媒滿篇官樣的自我吹噓的報導中,我們還是從字裡行間讀到了中共高層為促進2020年經濟發展開出的藥方。

其一,減稅降費力度將弱於2019年。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今年兩會期間確立了減稅降費2萬億的目標,財政部領導11月指出今年實際的減稅降費規模將達到2.3兆元。不過,從效果看,今年的減稅對製造業投資和消費的提振都不明顯,其主要原因就是各地為了確保財政收入,在減稅的同時,反而加了更多的增值稅。

因此,今年的提法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做好重點領域保障」,「要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在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增大的情況下,新的減免政策估計很難出台。而本已稅負嚴重的中國人,2020年的壓力只會增加,難以減少。

其二,提出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會議稱要「加強戰略性、網路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通信網路建設,加快自然災害防治重大工程實施,加強市政管網、城市停車場、冷鏈物流等建設,加快農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設施建設」。

可以說,中共又祭出了以往通過投資「鐵公基」( 即鐵路、公路及其它基礎設施建設)等手段,刺激經濟,提高GDP。學者郎咸平曾在以往的演講中說,2010年中國大陸GDP當中70%是鋼筋、水泥,本身有沒有效益,它自己不能創造財富。

如果說十多年前的中國,一塊錢基建可以拉動好幾塊錢GDP,那麼在當下的中國,基礎建設的邊際效應就比較差。一些貌似帳面上拉動了一些經濟,但結果卻是幾塊錢基建才可以拉動一兩塊錢GDP。是以,這樣的選擇無異於引鴆止渴。

三、對房地產調控力度弱化,會議雖然仍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但從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表示看,當局仍不敢過度打壓房價,以免引起骨牌效應。因此有分析指,棚改舊改或超預期,2020年地產投資有支撐。

其他藥方還有促進消費,有人稱汽車和地產竣工產業鏈這兩個是重點。

這些藥方能否解決上述困難呢?作為經濟外行的筆者也不看好。至少看不出民企和普通民眾將得到怎樣的實惠,怎樣可以增加收入,怎樣可以讓手中的錢保值,而沒有得到實惠且無法增強信心的企業和個人,有多少可以放心大膽的消費呢?消費不振的中國市場,靠「鐵公基」和房地產還能持續多久?◇

延伸閱讀
小官巨貪 街道書記躺錢上睡覺
2019年12月13日 | 5年前
廣州一中爆A型流感 114學生染病
2019年12月13日 | 5年前
陸最新非洲豬瘟疫情 野豬也感染
2019年12月12日 | 5年前
避免經濟鎖國 韓辦:重新協商ECFA
2019年12月11日 | 5年前
陸金融不穩 國企海外聯貸踩雷
2019年12月09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