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用AI研究 發現蛾類色彩與海拔有關
中研院研究團隊結合蛾類公民科學資料、人工智慧學習技術,發現蛾類色彩多樣性會隨著海拔下降而增加,同時蛾類的身體與前翅相對於整體的明暗度,有隨著海拔升高而下降的趨勢。研究成果對於預測稀有種分布、生物與環境的對應關係有突破性的發現。論文已發表在國際頂尖專業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沈聖峰與資訊所研究員陳昇瑋領導的研究團隊,以農委會特生中心副主任林旭宏、研究助理施禮及103位蛾類公民科學志工,於2011至2016年蒐集的2萬多筆、2千種台灣蛾類(已知有4千4百種)標本數位化影像進行研究。
研究團隊先將標本資料去背、裁切、縮放,應用人工智慧中遷移學習技巧,抽取出與海拔梯度相關的特徵,再進一步針對特徵進行分析,發現蛾類色彩多樣性有隨著海拔下降而增加、蛾類的身體與前翅相對於整體的明暗度有隨海拔升高而下降的趨勢,並且建立模型預測稀有種分布。
沈聖峰指出,這次研究成果包括,學術上的發現解決蛾類色彩多樣性與溫度的相關性問題,以及應用人工智慧客觀量化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方法,未來有機會應用到其他生物研究。蛾類研究已計畫跟日本學者合作,將日本蛾類加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