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開跑!走進苗栗生態祕境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即日起至12月15日止,為期2個月的藝術季開跑!橫跨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等5縣市。分水路、細路、公路三軸線的人文、歷史、藝術內容,讓繁忙的都市人放慢腳步,細細感受台三線的客家浪漫生活的風情。
今天,就讓大家跟著本報記者,體驗其中一站——苗栗的生態祕境「大窩穿龍圳」。帶您走進歷史隧道,看看保有台灣罕見的百年水圳古道,此外,這條路線還能觀賞「4座地景藝術」、參與「5感體驗活動」,只要搭車來此,就可免費享受最自然的美景。
跟著先民拓墾足跡 探索百年歷史
「大窩生態園區」300多公頃,僅有約20戶人家,人煙稀少卻保有許多歷史、人文。一條由原住民與漢人聯姻合力完成的穿龍古水圳「雅優圳」、百年土地公廟、護馬口魚步道、蝙蝠洞、溫泉、五月油桐花、螢火蟲、古樟奇藤等眾多奇景等您發掘。
/「雅優圳」見證族群融合歷史/
藝術節期間,來到大窩將有在地人彭宏源、羅文賢兩位老師導覽,手持照光棒走進只能容一人寬的雅優圳,讓人有經歷一場探險的驚奇感,必須彎著腰低頭小心行走,像是在敬佩客家先民辛苦一刀一斧開墾的貢獻。
早年原住民與漢人常因為土地開發起衝突,而在大窩卻因為泰雅族公主雅優・猶玠與客家拓墾者陳履獻的聯姻,才免於兩個族群的戰爭。
文史工作者羅文賢說,原住民的公主叫雅優・猶玠,她在1861年出生,1872年12歲時嫁給這邊的開發大戶當妾。在鑿此圳時,原住民認為漢人要來侵犯土地,還要開水圳,就經常來破壞。經過雅優跟她的族人溝通後,原住民就不再破壞而能順利完成水圳開鑿,紀念這位公主取名「雅優圳」。
/地景藝術 融合土地與人的情感/
於藝術節期間,大窩可以看到設計師范承宗、當代原民藝術家安聖惠、伊祐・噶照與在地陶藝家翁已涵等4人的作品,他們融合土地與人的情感,作品分布矗立於村內山林、河川。
四個地景藝術:
1.「茶壽」訴說先民耕作後情境
善用竹子作為藝術媒材的台灣藝術家范承宗,曾在日月潭湖畔以傳統捕魚工具魚筌為靈感,製作大型「筌屋」地景藝術竹編作品。范承宗的理念為,自己設計出來的作品,是機器無法取代的技法,並汲取眾多前人好幾輩子的經驗,將之應用到現代器物。
這次,范承宗以60年代台灣最早期的保溫杯「茶壽」為靈感,為這次大窩地景藝術創作一大一小兩座「茶壽」,大型的地景裡放置一張桌子與椅子,可以讓觀賞者進入坐著喝口茶,休憩一下,感受大窩先民當年在豔陽下耕作後休息、喝茶、吹著涼風的情境。
「茶壽」是什麼?它可以保存熱茶的溫度,用稻草編織像鳥巢的茶窩,裡面塞棉花當內襯,放入茶壺可保溫6到8小時。因為用來裝茶具,且喝茶可以延年益壽,所以叫「茶壽」,是苗栗汶水早期獨有的茶壺保溫設備。
2.「奉茶惜福」感恩祖先的鑿圳引水
苗栗縣西湖國中藝文教學團隊教師翁已涵的「奉茶惜福」作品,以白沙流洩鋪在竹林間、並在白沙所流經處布置陶藝茶杯,象徵鑿水圳灌溉、飲水的涵義以緬懷先祖。也呈現客家人奉茶好客精神,其中也有在地居民手做的陶杯,讓當地人也參與此次盛會。
客委會還特別邀請伊祐・噶照、安聖惠兩位原住民藝術家參與創作,更能展現大窩當地原漢融合的人文特性。
3.「生命的鑿痕」呈現古圳鑿痕視覺
伊祐・噶照是花蓮港口部落(Makuta'ay)阿美族人。喜用碎形的木條、石塊重複連接、堆疊的形式創作。這次「生命的鑿痕」創作靈感則來自當地的穿龍古圳。伊祐・噶照介紹,這個作品的造型,是他進去穿龍古圳看到的情境,作品用一片一片的木片堆疊起來,好像鑿痕的感覺,讓大家體會古圳是先人用很多汗水跟雙手鑿出的一個生命。
4.「編織記憶」回想古時休息時刻
安聖惠是舊好茶部落的魯凱族公主,作品展現飽滿張力,她特別在大窩伯公廟緊鄰的伯公樹下,以棉麻繩創作「編織記憶」,她說,常常作為粗力綑綁用的繩索,用很大的力氣編織成一個雪白浪漫的家。歡迎來訪旅客躺在作品上,迎接陣陣山風徐徐吹拂臉龐,遙想當年大窩先民在伯公樹下休息聊天、村民來到此祈求平安的歷史鏡頭。
「視、聽、觸、味、嗅」五感體驗
來到「大窩穿龍地景藝術節」看古圳、地景藝術,聽歌手唱歌、聽泰雅族公主雅優・猶玠與客家拓墾者陳履獻的愛情故事;動手做苗栗的「牛汶水」還可以品嘗自己做的野薑花糖水的牛汶水客家小吃;自己調配一瓶專屬個人的天然香水。另外,親身參與陶藝、編織、植物敲染等手作。幸運的話還可聽到客家音樂人陳冠宇,在大樹下講述大窩在地的兩位著名音樂人,吳盛智與涂敏恆的音樂故事。現在許多人熟悉的客家歌「無緣」就是出自吳盛智之手。
無論是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原住民、外國觀光客都可以來到苗栗大湖的大窩,藉由五感體驗,親身臨場感受客家人在勤奮之外的浪漫山間生活。◇